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在宁波教育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林: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重要回信充分肯定了特岗教师扎根乡村教育的情怀与担当,这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为教育事业培养优秀师资的决心。在工作中,我们要坚守教育初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培养他们的教育情怀和奉献精神。同时,我们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贡献力量,让我们培养的师范毕业生更多的能够扎根教育一线,用心用情呵护学生成长,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宁波大学2022级本科生 邵雨嫣: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我深受触动,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作为一名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去年暑假我前往宁波市象山县高塘岛乡支教,真切体会到了教师的责任与光荣。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坚守教育初心”自勉,把无私奉献和全面育人的理念落到实处,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温暖陪伴者和坚定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励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高度肯定了以特岗教师为代表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坚守教育初心、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教师的高度重视。我们要深刻认识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和深切勉励,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立足高水平、高质量的卓越师范院校建设,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创新,践行“厚德润艺、为师立范”理念,以数字化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着力锻造有品位的校园、有品性的教师、有品质的学生,为推动教育强市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宁师力量。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中学校支教教师 宁波市鄞江中学教师 杨传森: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重要回信,作为一名支教人热泪盈眶。作为山海协作的使者,我把东海的潮汐装进行囊,也把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三尺讲台”的叮咛夹进语文课本。我深知:教育帮扶,不只是一节节四十分钟的课,更是一颗颗会发芽的种子。纵然盐源的冬风猎猎,我也要让它鼓起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帆;待他们学成归来,再让这阵春风携着满城的苹果香,吹回故乡的每一条山脊。作为新一轮“组团式”帮扶教师,我将循着党员前辈的足迹,把讲台当阵地,以青春热血,为“甬凉一家亲”续写新的十三画,让东海的浪花与凉山的星光,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汇成同一道未来。 海曙区龙观乡中心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 茅丽琴: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重要回信,令我们这些扎根山村的教育人心潮澎湃,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办好乡村教育的信心与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们坚守初心,提升育人本领,呵护孩子成长,不忘教育初心,不断前行。15年的教育生涯,让我深深感悟乡村教育的重要和艰辛。山村的孩子多是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我们将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给予孩子们亲人般的感情依靠,打造真实的生活场景,将大山化作课堂,带领引导、用心呵护他们的健康成长。 鄞州区塘溪镇中心学校党支部副书记 周妙亚: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重要回信,情真意切、催人奋进。我是一名童第周家乡的小学教师,阅读以后,内心激动,倍感振奋。三十二年耕耘,我深知:乡村教育这片绿色的田野,不仅需要播种希望,更需要我们用爱去引领、去守护。2025年9月3日,带着家乡名人童第周“一定要争气”的科学家精神,我从乡村讲台走到观礼台,从首都回到鄞州乡村,我的心情一直庄严、自豪、震撼。这一切,让我更加深信:我们每一个平凡人的努力,哪怕是微小如星,汇聚起来,也是照亮民族未来的星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点亮心灯,照亮未来,是我们强大动力。我们一定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继续俯下身、沉下心,用实际行动甘当青云梯,用心用情关爱每一位乡村孩子,做涵养德行的“人师”。 象山县新桥学校副校长 陈锋:作为扎根农村教育的一线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后,我深感振奋,亦觉重任在肩。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的“坚守”与“奉献”,正是我十三年乡村从教生涯最深刻的体会。从担任班主任到跨年级教学,再到如今负责学校德育工作,我深切体会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塑造和希望的播种。在农村这片广阔的田野上,我们面对的多是留守儿童,他们更需要精神的引领和情感的关怀。我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教学工作,用心用情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努力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