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我们学校的体育队队长,如今是余姚队的‘球王’。”7月,2025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简称“浙BA”)战火燃起。记者日前在宁波四中体育老师傅敏敏的朋友圈里看到了这则分享,字里行间满是自豪。
值得一提的是,傅敏敏还是宁波市浙BA江北区代表队教练。这样的“师生重逢”在浙BA赛场上并不少见。据了解,宁波市各区(县、市)共有178名队员参赛。参赛阵容中,来自教育系统的体育教师、篮球特长生,多达70人,占比近四成。
他们不仅是球场上披荆斩棘的主力军,更是宁波市多年来深耕体教融合结出的硕果,生动诠释了体育精神在校园与社会之间的薪火相传。□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
浙BA赛场频频上演“师生重逢”
“看到这些学生依然活跃在赛场,眼神里还是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我作为教育工作者,深感骄傲。”傅敏敏说,此次浙BA宁波预选赛的赛场上,有15个从四中毕业的学生,数量居全市之冠,这令他十分欣喜。
“这不仅是体育技能的传承,更是体育精神的传递,能为社会树立积极表率。”傅敏敏动情地说。
鄞州区代表队教练钟悦波同样在赛场上与“弟子”重逢。
钟悦波是宁波市第七中学的体育老师,赛场上,有四名队员均是他曾经的学生。他们之中,有刚被上海体育大学录取的新生,有毕业多年的校队老将,还有在集美大学在读的篮球特长生。
“尽管赛前仅有短短三天磨合时间,但看到他们重聚球场,那份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很欣慰。”钟悦波表示,这份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正是宁波教育系统参赛者在浙BA赛场上最动人的风景线,“希望借着这次比赛的机会,球队能一直保持联络,在球场上重温美好的校园时光。”
据统计,浙BA宁波赛区赛场上共有6位来自宁波教育系统的教练,17位裁判员。他们平时在各级学生赛事中就经常打交道,“这次在浙BA赛场重逢,更像是教育系统篮球人的一次盛大‘团建’。”钟悦波说。
这是体教融合多年后结出的硕果
宁波市教育系统能在浙BA赛场输送多名高水平选手,得益于宁波多年来在体教融合领域的扎实耕耘。
以宁波四中为例,该校自2008年确立篮球特色发展方向,面向全市选拔优秀苗子。17年来,学校培养了近100名篮球特长生,其中超过半数投身教育事业,成为体育教师。
“我们坚持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并重,”傅敏敏介绍,“近年来,不少学生通过篮球单招、特招进入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知名高校,更多学生则进入师范类院校深造。”
四中男篮的成绩单熠熠生辉:斩获浙江省中学生篮球比赛宁波赛区18连冠,代表宁波征战省赛斩获3次亚军、4次季军,更培养了约20名国家一级运动员和50余名二级运动员。
宁波市教育局构建了完善赛事体系,为体教融合提供了坚实平台。“我们欢迎所有热爱体育的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宁波市教育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大部分孩子以兴趣培养为主,但完善的机制确保优秀人才不会被埋没。”
如今,那些曾在校园赛场挥洒汗水的学生,正以体育教师、毕业生球员等多重身份,在浙BA这样的广阔舞台上,持续传递着宁波体教融合的澎湃活力与体育精神的永恒魅力。
《现代金报》2025年8月5日第A02版: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