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教育新闻>本地信息
第四届“力学+”智能制造科技合作大会干货满满十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 宁大第一批概念验证项目启动

签约现场

企业急需技术,高校手握成果,如何精准对接?7月2日,宁波市第四届“力学+”智能制造科技合作大会暨宁波大学2025年校地企合作大型签约仪式在镇海举行,一批瞄准智能制造“痛点”的项目现场签约,宁大“双一流”力学学科的创新力量正加速转化为企业生产力。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张雪

“这场大会,就是让企业知道我们能干啥,也让老师知道企业愁啥,最终帮企业解决难题。”宁波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管李德祥在会上说。

当天,十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企业代表与宁大举行了签约仪式,他们一起推动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与宁大签约“面向深远海能源开发的超高压直流海缆附件系统开发项目”,公司科技创新部主任王丽介绍:“我们公司和宁大已合作多年,不仅在科研方面,在人才培养、公益项目等方面都有合作,年年有新项目,也期待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现场,宁大的老师们还带着直指企业痛点问题的研究成果与方案,进行了路演答辩,投资方和企业代表等当“考官”在台下打分,遴选优质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择优推荐申报国家以及地方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

从实际情况看,在校企信任关系建立之前,高校早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时,常卡在“最初一公里”。“企业光看PPT,无法对技术、成果价值进行客观认定,投入自然谨慎。”李德祥坦言高校成果转化之难。

为此,大会上举行了宁波大学第一批概念验证项目启动仪式,首批概念验证项目共有15项,涵盖信息技术、功能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学校通过多方渠道筹资155万元支持项目开展,让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据悉,去年起,宁波大学便大力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探索对学校早期科技成果进行技术验证与商业验证,让科技成果价值浮出水面,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

宁波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表示,作为宁波的大学,服务地方是初心使命。

从去年第三届“力学+”大会至今,宁大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业绩显著,合同金额达3亿元,到校金额达1.9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新一批重大项目合作签约,将为学校力学学科的发展和校地合作注入新的力量。

“我们将拿出最好的资源、最优的服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精诚合作,全力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为宁波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实现制造强国战略贡献宁大力量。”蔡荣根说。

《现代金报》2025年7月4日第A08版:高教汇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