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上午,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后塘河市级河长张世方率队开展“河长制”巡查,并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全面推进后塘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后塘河市级执行河长、市教育局副局长胡斌,市河长办副主任、市水利局副局长叶文溢等一同参加。 
2025年度后塘河河长制工作会议现场 实地巡查:精准把脉河道治理 当日8时40分,巡查组从文化广场码头登船,沿后塘河“日月湖-世纪大道”段开展全流域巡查,张世方一行仔细查看后塘河水域生态修复、水质状况、河岸环境整治成效。在“清水环通一期工程”后塘河闸站建设现场,张世方详细了解工程进展,强调要高标准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年内实现“活水畅流、水质达标”目标。 专题部署:系统谋划年度任务 巡查结束后,年度工作会议在福明街道办事处召开。会议听取了鄞州区关于后塘河治理的整体汇报,东胜街道分享了雨污分流改造经验,后塘河流域的8个镇街围绕“四张清单”落实情况进行交流。市级执行河长、市教育局副局长胡斌部署了《后塘河“一河一策”2025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六大类20项重点任务,为全年治理工作指明方向。 锚定目标:打造治水示范标杆 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张世方指出,经过三年综合治理,后塘河已实现“消劣提质”,但部分河段仍存在雨污混排、生态脆弱等问题。针对下阶段工作,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强化责任闭环,推行“河长+警长+企业河长”三长联动机制,并试点“民间河长”监督机制;二是攻坚突出问题,开展“清四乱”回头看,确保年底前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切实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三是提升生态品质,计划投资1200万元建设8公里滨水绿道及68个亲水节点,优化滨水空间,打造独具特色的“一河一景”城市名片;四是创新智慧监管,投用无人机巡河系统,实现水质数据实时共享。 此次巡查标志着后塘河治理迈入“深水区”。未来,宁波市将把后塘河整治纳入水环境提升工程,通过流域共治、全民参与,全力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示范河道。 相关链接 后塘河“日月湖-世纪大道”河道 后塘河“日月湖-世纪大道”段,位于东部新城核心区,东靠杨木碶河(福庆南路),西临甬新河(世纪大道),河道全长约2公里,河面宽30-50米。这条河道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将宁波东部新城的繁华盛景串联成璀璨长卷。河畔两侧矗立着宁波中心、航运中心等城市地标,更有帝宝高端住宅区彰显品质生活;市民广场、五一广场、文化广场、宏泰广场等四大主题广场星罗棋布,宏泰帝标大厦与阪急百货等商业综合体汇聚时尚潮流,宁波市图书馆、科学探索中心等十余座文体场馆则构筑起精神文化高地。沿岸健身绿道与亲水栈道蜿蜒延展,为市民勾勒出“一步一景”的休闲画卷。 
巡查组沿后塘河日月湖、经府西河、西河港河、老杨木碶河至甬新河一路开展巡河,直观查看后塘河水域环境、水质状况、河岸生态等情况。 自去年起,鄞州区启动后塘河该河段的生态提升工程,通过清淤疏浚3万吨河道淤泥、构建2800平方米生态浮岛、栽植310万株水生植物,重塑水生态系统。日月湖内,盛夏时节荷花亭亭玉立,睡莲点缀其间,粉白花瓣随波轻摇,与岸边葱郁绿植相映成趣。这套精心打造的“草型清水态”自净系统,不仅让河道焕发新生,更实现了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的完美融合,使后塘河成为集商业活力、文化魅力与生态生命力于一体的城市滨水新名片。 “清水环通一期工程 ”后塘河闸1 宁波市区清水环通一期工程(老江东片)位于宁波市老江东区,是城市水利建设的关键项目。该工程核心建设内容包括新建16座调蓄水闸,总净宽达203米,同步推进7.8公里配套雨水管道的改造升级。工程等别为Ⅲ等,水闸建筑物级别为4级,工程概算总投资19535.57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18490.87万元,承载着优化区域水环境的重要使命。 
在“清水环通一期工程”后塘河闸站建设现场,巡查组考察后塘河闸站1建设情况,了解工程建设进度、技术应用和预期成效等 其中,后塘河闸1位于后塘河与甬新河交叉口西侧,是宁波市区清水环通一期工程(老江东片)I标段新建的9座水闸之一,以40米的净宽成为工程建设的重点设施。自2024年6月正式进场施工以来,工程稳步推进,目前正处于水闸金属结构安装与土建配套施工阶段,整体建设进度已完成约80%。按照规划,2025年6月中旬,水闸主体部分将完工并具备通水条件,届时围堰拆除,河道恢复通水;2025年11月底前,岸坡修复工作也将全面完成。 后塘河闸1是鄞东南平原排涝、治涝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建成后,它将显著缓解老江东片的排涝压力,大幅提升区域防洪排涝安全保障能力,有力增强城市防灾减灾救灾水平,为老江东片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城市平稳运行筑牢水利防线,对完善区域水生态系统、提升城市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水闸1效果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