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结对仪式 5月7日,宁波市张军辉、甘东海、余芳名师工作室齐聚四明职高,以“语文素养课堂的创新实践”为主题,共同开启了一场诗意与智慧交织的教研盛宴。活动由中职语文兼职教研员余芳老师主持。 活动开始,行知职高戎晓蕾老师执教的观摩课《世间最感人的坟墓》以“自读—助读—精读—以读促写”为线索串联课堂,构建多种支架,引导学生与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相遇,奏响跨时空的精神共鸣。在余芳老师主持的研讨环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书记张军辉导师结合自身对这篇文章的理解,重点就“感人”点评了课堂教学的得失,认为朗读作为教学抓手是契合的,但整体教学设计前后应该一以贯之,要紧紧抓住“动人点”开展教学;同时,就美文应不应该被技术绑架谈了自己的体会。四明职高顾小慧老师的评课则从文本诠释的深度、教学建构的张力及人文精神的渗透三个维度,于教学细节中解码“朴素之美”。
随后,“学员自我剖析与三年成长规划”环节,学员们三年规划如春日的种苗,在彼此的见证中许下拔节生长的誓言,勾勒出未来成长的斑斓图景。 四明职高校长张贤水欢迎工作室成员共赴教育之约,强调以语文素养为核心驱动力引领中职教育实践。俞冬伟导师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出发,寄语学员们以共建平台,在素养培育与职业教育融合之路上探索方向。 师徒结对仪式上,一盏清茶敬师恩,一卷书香寄厚望。茶香氤氲间,职教中心学校学员代表孙何萍老师发言中涌动着青衿之志,以热忱为翼感恩师傅们倾囊相授。师父赠书环节化作传承的信物,共同谱写了“青蓝相接,弦歌不辍”篇章。 教科所副书记甘东海导师作题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与职业教育科研选题方向》的讲座,重点解读《纲要》的三大属性,六大特质,八大体系,寄语在座学员应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踏实深耕课堂,扎实做好科研,真实服务学生。最后,张军辉导师寄语全体学员:态度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格局,努力做好自身的学历水平提升,科研能力提升,赛事质量提升,最终不忘初心,回归课堂,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为期一天的教研之旅暂告段落,但语文教育的故事从未停歇……课堂研讨的余韵仍在耳畔,成长规划的蓝图已在眼前,师徒携手的背影正踏向远方。愿这群怀揣教育理想的追光者共探语文教学的星河,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向美而行”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