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教育新闻>本地信息
教研下基层 贴心送服务:市职成教学院实施“党建+”赋能行动

“我们的‘共富杯’乡村振兴技能大赛、职成协同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培训港品牌培训项目打造等,都欢迎你们来参与!”院校联合党建启动仪式上,宁波市职成教学院分管成教工作的副院长付娴向余姚朗霞成校真诚邀约。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近日,宁波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的党员们来到余姚朗霞成校,与该校开展了支部联建。启动仪式上,市职成教院副书记翁豪民和余姚朗霞成校书记、校长唐定尧签署了结对共建协议。

“很感谢市职成教学院到基层成校来开展支部联建,”余姚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总督学魏代明表示,“这对我们余姚的成人教育来说,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

基层组织一起建、组织生活一起过、党员队伍一起育

会上,朗霞成校科研、师资和培训项目的三位负责人与市职成教学院的三位党员“接上了头”,未来,三位党员将积极发挥“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先锋作用,当好“牵线人”“合伙人”和“引领者”。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苏东伟在讲座分享中建议朗霞成校扎根田野,建立“产业需求数据库”,动态跟踪朗霞街道的农业(如蜜梨种植)、制造业(如裘皮产业)的人才缺口,研发针对性课程。

市职成教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张军辉表示,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共识,是宁波成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将发挥市级教研部门的科研优势和项目引领作用,通过科研结对、师资帮扶、品牌培训项目打造,帮助朗霞成校在新时期实现内涵式发展”。会后,科研信息处副主任汤海明对该校正在进行的一个课题《“职成协同、数智驱动”乡村裘服产业发展的实践与研究》进行了专题指导。

当天,两个支部的党员们还一起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参观了浙江省非遗传承基地“虞舜纪念馆”、余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耕文化展示馆”和孝德文化长廊。子陵故居的“清节流芳”主题展厅和廉洁文化工作室的现场教学中,党员们同上了一节清廉建设的生动课,切身体悟了先人们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

深化党建工作品牌 实施“党建+”赋能行动 

近年来,宁波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不断深化党建品牌建设,以服务中心工作、破解基层难题为核心,努力发挥教研工作的驱动作用。目前,学院已形成以支委会为核心、党小组为主体、业务部门和工会为协同的“一核三元两协同”党建工作体系。

将党旗插到职业院校、成人学校、甬城企业、社区街道等服务场景最前沿,是学院支委委员们的共同心愿。2024年起,学院开始实施“党建+”赋能行动,探索发挥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制度优势,创建教研机构与服务对象通过党建引领,加强在教育、教学、教研上提质、增效、减负的合作路径。

一是“党建+”赋能“对口支援”。成立职成教甬凉联合教研室,坚持“我方所能”与“对方所需”相结合,高标准解当地职业院校发展难题。去年4月,党员领衔,组织代表团赴凉山州西昌市、越西县、盐源县开展帮扶工作。3位全国教学能力大赛金牌选手、5位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教练送教上门,帮扶范围覆盖13所中等职业(技工)学校,9个专业学科类(或赛项)。

二是“党建+”赋能全民终身学习。整合35所公办职业院校、135所公办成人学校等优质学校资源及社会资源,打造职业技能培训港,市民一部手机即可查询工作单位或者家门口的培训信息,实现“15分钟技能学习圈”,2024年开展技能培训2.5万人次。

三是“党建+”赋能乡村共富。坚持举办“共富杯”乡村振兴技能大赛,对接乡村实际需求,设立创意靓村、短视频秀村、直播带村三个赛项,宣传村庄200余个,催生“校村合作、助推共富”等合作新模式。第二党小组的党员们不遗余力跑成校跑村庄,推动职成协同服务乡村振兴试点村41个。

四是“党建+”赋能职教师资。打好教研组合拳,积极发挥名优骨干教师引领作用,牵头做好职业院校特级教师带徒、名师工作室工作,2024年,电子电工、英语、计算机、旅游等15个专业学科举办甬凉、甬绍、杭甬、甬台温、甬嘉、甬舟等区域联合教研。持续开展“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和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脱产下企实践,建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