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教育新闻>本地信息
“清”风满园 “花”自盛开——甬江职高打造“五清十化”廉洁文化品牌

校园“廉景”。 (吴向正 摄)

“清廉墙”。 (吴向正 摄)

“清廉石”“清廉墙”“清廉池”“宣廉廊”“绘廉园”……走进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只见校园里处处可见清廉元素,一股廉洁文化的清新气息,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近年来,在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指导下,甬江职高积极探索清廉与学校现代化治理的有机融合,以廉洁文化为内核,围绕“清正党风、清明政风、清朗校风、清白教风、清新学风”,推动实现党建引领纵深化、支部堡垒品牌化、管理制度科学化等“十化”目标,打造“五清十化”廉洁文化品牌。日前,该校被评为浙江省100家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之一。

廉洁文化融入学校治理

甬江职高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和全流程风险防控,将廉洁文化和清廉建设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关关相连、步步坚守,筑牢廉洁防线。该校探索制定的校本化的“清廉12计”,内容涉及学校招生、食堂管理、校企合作、实习管理、项目管理、教师招聘、社会培训、职称评审、学生资助、大宗采购、奖学金评定等12个方面,根据不同工作的风险点明确可操作的应对举措,并制成“小微权力运行图”,让人一目了然。

每天早上6点多,甬江职高总务主任柳老师就出现在了学校食堂,查验食材质量、过秤查数量、按物查索证,确保肉菜新鲜,临近中午,他又会在食堂窗口,查看工作人员操作是否卫生,菜量足不足,价格是不是合理,“学校食堂就是为学生服务的,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柳老师说。3年来,学校不断健全食堂专管员核查、总务处负责人专查、校领导巡查的三级管理,以及师生同餐同价的运行机制,有效防范食堂管理廉洁风险。

廉洁文化融入专业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提升技艺,还要养成‘明明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职业习惯。”甬江职高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把社会公德、岗位职责、操作标准、法律要求与清廉教育相结合,对各个专业都制定了《从业人员职业规范》。以烹饪专业为例,从岗前准备时的个人卫生、备料加工时的真材实料、厨余垃圾回收中的无害处理,到工位整理中的清洁消毒,无一遗漏,清清楚楚。这也成了学生专业技能素养的核心内容。

在做好专业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近年来,甬江职高以打造“清美”校风为目标,持续推进“一支部一品牌一联建”工程,以每个专业为单位建设党支部,实现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双提升”。如在校企党建联动过程中,该校旅游党支部贴近企业第一线,开展状元楼宁波菜烹制技艺的传承与人才培养,把传统清廉故事和廉洁文化元素融入《大师味道》等校本教材,促进专业提升。

廉洁文化融入育人过程

近年来,甬江职高探索清廉教育课程化,充分结合专业特点,把廉洁文化融入课程,编写《清廉甬江“行”》系列小读本。同时,每年开展2至3次全校清廉教学比赛,凸显“清廉育人”特色。

学校酒店专业教师叶老师参加了学校的清廉教学比赛,在“餐巾杯花搭配”教学设计中,叶老师从杯花的和谐搭配原则引申至人与人之间也需要坚持个体美与追求大同美相平衡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境界,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人们做到互不侵染、自我约束、不贪不占的“真清廉”。“这堂课旨在引导学生在掌握餐巾杯花搭配技能的同时,追寻清廉做人的精神境界。”叶老师说。

学校把导游讲解的实训教学搬到了校园“宣廉廊”,“宣廉廊”里有省市廉洁文化教育点位的介绍,导游词由师生一起撰写,并录制成讲解音频,可以随时播放。该校“清廉家风家训故事宣讲团”的成员小陈说:“参与清廉导游词的撰写,让我深受教育,我要时时克己慎行,将‘廉洁’二字根植心底。”

“清清朗朗是一所学校该有的模样。清廉学校建设不是空空洞洞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只有确保清廉才能确保学校健康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甬江职高党委书记张建君表示,“‘五清十化’已日益成为甬江职高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制度保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