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版>资讯>教育新闻

非遗焕新春—余姚学子传承“姚剧”

作者: 来源:宁波市教育局官微“宁波教育” 日期:2025-2-08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宁波教育推出首个“非遗版”春节,宁波校园一直普及和传承非遗。

姚腔姚韵满校园

姚剧,俗称余姚滩簧,是余姚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余姚市肖东第一小学从2004年开始把姚剧引入校园,大力推进姚剧这一非遗在学生中的普及和流传,被评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浙江省首批艺术特色学校、浙江省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传承氛围有“声”有“色”

mmexport1738806363894.jpg

《阿拉把姚剧唱起来》

mmexport1738806366539.jpg

学校姚剧文化体验馆

肖东第一小学积极营造“姚剧进校园”的艺术氛围,环境育人,润物无声。学校的网站、校园广播、楼道、宣传窗、礼堂均开辟姚剧栏目,让学生亲近姚剧,了解姚剧,享受姚剧的魅力。

学校还建了“姚剧文化体验馆”,姚剧传承舞台更广,内容、形式、呈现方式更具品位,也引来海外侨胞、新疆教师团队以及众多文艺团体前来参观交流。

传承活动有“血”有“肉”

mmexport1738806372315.jpg

肖东第一小学学生罗刚铖获得首届“浙江省少儿戏曲小金桂奖”

课堂活动为传承奠基。学校开发《小学生学姚剧》校本课程,安排三年级以上每班每两周一节姚剧课,面向全体,扎实普及。通过听、看、唱、学、奏等形式,让学生感知姚剧的曲调,体会姚剧的演唱特色,体验姚剧的表演风格,培养学生初步的爱乡情怀,酷爱戏曲艺术的兴趣,继承家乡戏曲的能力。

社团活动为传承加力。学校针对学生对姚剧喜爱程度及艺术表现力,成立了姚剧兴趣小组,利用晨间和课外活动时间由本校教师进行唱腔指导,也经常邀请姚剧名家来校指导表演。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锻炼、展现风采、提高能力。2004年至今,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各类比赛有数百人次获奖。

汇报活动让传承绽放。在姚剧走进学生和家庭的基础上,学校还让姚剧社团的同学们参加市、街道的“文化直通车”活动,学生们到乡村、社区、企业、敬老院、兄弟学校等进行汇报演出,唱响了具有古老神韵的余姚腔,传递了幸福城市的正能量。

传承效果有“花”有“果”

mmexport1738806379098.jpg

肖东第一小学参加第三届全国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表演姚剧《双推磨》。

在姚剧引入校园的过程中,学校探索出一套地方戏曲进校园的成功经验与模式。多年的姚剧进校园活动,培养了不少孩子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兴趣,也让许多孩子由此走上艺术发展之路,有学生成为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的专业演员,有学生成为越剧、昆曲、绍剧、甬剧的专业演员,还有学生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学生表演的《双推磨》《姚江水长又长》参加了第三届全国校园文化艺术节,姚剧情景剧《阳光雨露沐春蕾》参加了首届“我的中国梦”全国青少年香港文艺会演,姚剧《劈山救母》参加中央电视台节目录制,《小学生学姚剧》获得“省非遗校本课程”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