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宁波市中小学生幸福成长促进计划系列活动“幸福巴士”在宁海县缑城中学报告厅举行,20组家庭亲子代表签下“家庭减压同盟契约”。
此次活动以契约的形式,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形成育人合力,为初三学子的青春期成长与中考备考之路,注入一份理解与携手的力量。后续,全校1800余名学生和家长也共同完成签署。

学生、家长代表上台宣读减压同盟契约书。
孩子、家长深情告白 家庭减压同盟温暖启航
初三,是青春期的十字路口。爱的关切,常在不经意间演变成“爱之深,责之切”的摩擦。在11月1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四个“1”并肩而立,恰似家庭、学校、社会与学生四位一体,托举孩子的幸福成长,为这场暖心活动赋予了别样的寓意。
一场真诚的对话,揭开了亲子两代人的真实心绪。“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心里的想法变多了,学业压力也越来越重。”学生代表胡诗涵的眼神清澈而坦诚:“有时候考不好会自责,你们的一句追问可能让我们烦躁,这是我们在和压力‘战斗’,却不知如何开口。”她道出了全体同学的心声:“我们需要的不只是生活上的照顾,更需要情绪上的理解与接纳。”

学生、家长代表签订家庭减压同盟契约书。
胡诗涵妈妈坦言,家长常常要求孩子努力优秀,却很少反思自己是否营造了让孩子安心倾诉、不怕失败的港湾。她代表家长许下三项承诺:“做情绪稳定的‘定海神针’,把平和耐心带回家;做善于倾听的‘知心朋友’,每天留出时间真诚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与同盟’,尊重他们的独特性,信任他们的努力。”
随后,在温馨的仪式中,学生、家长和学校代表共同在契约书上郑重签名。“多倾听少指责”“多沟通勤努力”“全陪伴强支持”,每一笔都是亲情与责任的双向奔赴。活动主办方还向家长和教师赠送了《爱需要学习——给父母的28堂心理课》《聚成长——给孩子的51个解忧锦囊》《心灵树洞》等课程,为这份契约注入专业智慧。在简短的启动仪式上,与会嘉宾共同将象征“理解、尊重、关爱”的彩砂注入“幸福巴士”站牌,宣告这趟满载期许的成长赋能之旅正式启航。

启动仪式。
赋能“心导师”守护“心成长” 为生命教育织就守护网
教育的另一重支柱,是教师。当日下午,“教师场:心导师·成长营”开讲,聚焦校园心理关爱的实务操作。
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娜在圆桌研讨中呼吁,在学业成绩与生命关怀间寻找平衡,“生命教育应该是细致的、温暖的、嵌入日常的。”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洪佩佩则从“生态视角”提出,教育需从“危机干预”转向“预防与赋能”,为孩子注入以“自主感、能力感、连接感”为核心的生命力。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身医学科主治医师张庆玉从临床视角敲响警钟,他指出许多孩子心理问题背后是睡眠不足、家庭冲突、过度竞争等多重伤害的叠加,呼吁教师成为“发现问题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他分享了医教结合对接机制,为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破局之道。宁波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米多带来两个“心理工具箱”:应对强烈情绪的“54321着陆技术”,与规范冲动行为的“影响圈”策略。“先管理情绪,再管理行为。”她说,“教育的本质是看见与托举。”

生命教育主题研讨。
同时,在“心导师·成长营”环节,鄞州区中小学成长指导中心负责人郑聪丽老师,将前沿理论转化为一线教师触手可及的“实操宝典”。她围绕“心理监测—破冰初谈—危机干预—家校同盟”四大模块,系统讲解“心导师”工作体系。
当天,“心能量·加油坊”心理团辅课和“一对一”专家面诊也在同步进行。3位优秀心理教师为不同年级学生带来精准辅导:七年级探索生命价值,八年级学习接纳情绪,九年级建立生命敬畏。而专家们则与面临休学、厌学困境的家庭进行一对一深入交流,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方案。

家长们认真听家庭教育讲座。
从“焦虑管教”到“赋能成长” 家长点赞专家讲座“方法接地气”
晚间,“家长场”的活动将全天的温暖与思考推向更深层次。这里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课堂,更是教育观念革新的现场。在面向家长的讲座中,郑聪丽老师聚焦当前青少年心理危机的突出现状,深入剖析情感忽视、过度期望等典型案例,系统梳理日常“避雷区”,并强调高质量陪伴、平等沟通与建立规则的重要性。
谈及父母对子女的爱,洪佩佩认为,现实中普遍存在的“过度教养”(如“直升机父母”),在无形中剥夺孩子的“生命力”。对此,她给出了清晰的破局之道:父母自身情绪稳定是前提,教养方式需做“减法”,保障孩子“睡够、玩够、爱够”,并信任其自主权。812班王晨朵儿妈妈点赞:“讲座内容缓解了我的焦虑,专家分享的沟通方法特别接地气,让我意识到,比起成绩,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813班潘丽雯妈妈也深有同感:“亲子关系的核心是平等尊重的陪伴。父母首先要做好自身情绪管理,放下家长权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用耐心引导代替批评说教。”

家长书写闪光卡
在家长讲座结束后的“爱的回响·闪光行动”中,家长们书写“闪光卡”,记录下孩子的十个闪光点和一句心里话。“我的孩子,我看到了你的独立与坚韧……”“健康比成绩更重要”——这些封存的告白,将由班主任转交孩子,完成一场无声却深情的教育实践。
宁海县缑城中学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幸福巴士”活动为学校“量身打造”,面对城乡接合部生源多样的现实,这是一次提升家长素养的宝贵契机,也让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生命教育。
1800多份契约、无数张闪光卡、老师们新学的教育方法、家长们开始的自我反思,共同汇聚成一股暖流。当家庭、学校、社会真正结成教育同盟,理解、尊重与关爱便能化为坚实的力量,托举每一个年轻的生命,向阳生长。

象山县林海学校兼职心理教师蔡赛赛上团辅课。

宁波前湾新区行远高级中学专职心理老师张鸿坤上团辅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