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万象澄明。10 月 28 日,宁波市人工智能教育讲师团暨“之江汇”讲师团培训活动在海曙区高桥镇中心小学举办,全市各区(县、市)教育装备电教部门分管负责人、人工智能样板校代表及讲师团成员6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 
 宁波市教育服务与电化教育中心凌波副主任致辞,围绕 “学、思、践”三大维度提出要求:“学”需兼顾观点交锋与技术学习,打破思维局限、掌握实用技能;“思”要理性看待技术与教育关系,剖析技术在教育核心要素中的作用,精准赋能教育教学变革;“践”需在教育教学改革、治理优化、师生数字素养提升三方面发力,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多场景应用。随后,海曙区教育学院胡苗坤院长分享区域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经验,介绍了海曙区从政策支持到校园试点,从师资培养到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规划布局与实践成果,为参训者提供了区域推进范例。 在经验交流与应用培训环节,来自人工智能教育落地“一线样本”——海曙区高桥镇中心小学的严文若书记结合学校实践案例,拆解了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校园管理深度融合的具体路径,AI学情分析辅助备课、智能管理系统优化校园服务等场景生动展现了智慧教育在基层校园的实践成果。鄞州区教育局毛科达老师聚焦教育评价改革,结合鄞州实践案例讲解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科学评价体系。宁波市第三中学韩金焕老师从技术实操层面切入,围绕“知识库 + 大模型”协同逻辑,结合学科场景,演示智能体的开发流程与应用方法,破解了技术落地教学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海曙区教育学院叶瑜老师聚焦教学管理中的数据痛点,带来“解锁多维表:从数据收集到智能决策”实操培训。宁海县西店镇第二小学洪美芬老师针对教师教学视频制作效率低的难题,分享“AIGC赋能视频制作,重塑课堂教学场景”,既为教师减轻工作负担,也为课堂教学增添新形式。   
 当天,参训人员还实地参观了海曙区高桥镇中心小学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从 AI音乐智慧课堂的实时互动演示,到校园智能管理平台的功能展示,近距离验证了上午讲座中的实践成果,直观感受了技术为教育带来的便捷与变革。 本次培训既有战略指引,也有政策解读、区域实践、校园案例的多层支撑,更有技术实操、工具应用的落地指导,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将把培训所学融入今后工作,继续探索 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不断发挥讲师团的辐射作用,带动更多教育工作者参与到智慧教育实践中来。 我市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讲师团巡讲活动,不断完善培训体系、拓展实践场景,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育时代新人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