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教育新闻>本地信息
智创小小科学“家”活动再次启动

1月25日起可报名,新增“科学问题我探索”

还记得之前寒暑假举行的宁波市中小学生智创小小科学“家”活动吗?无论是家庭实验室、实验秀,还是自然笔记,每一项都有众多热爱科学的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展现出来的好奇心、探究欲和实践能力,正是科学教育所提倡的。

又一年寒假将启,小小科学“家”活动又要和热爱科学的同学们相约了。

这一次的活动,既保留了前两季中的“家庭实验室我创建”和“自然笔记我来做”,鼓励同学们在家中开展科学探究和实验操作,也鼓励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创作自然笔记;又有全新的“身边的科学问题我探索”,鼓励同学们积极观察日常生活,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通过实践探索揭示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

主办方宁波市科学教育指导中心希望,通过校、家、社协同,进一步激发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践行科学家精神,营造宁波“院士之乡”浓浓的科学教育氛围。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郑家浩

宁波市中小学生小小科学“家”活动为系列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段、兴趣爱好、相关资源,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项目参与。

三大活动邀请同学们参加

系列活动一:家庭实验室我创建

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可在家庭阳台、书房、车棚、院子等地开辟一个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的空间。

要求有场地有布置,家庭实验室要有名称,有反映实验主题的口号,有科普书籍、实验器材等,能完成相关实验。

学生需要在家庭实验室进行主题实验活动,用文字列出2个以上可进行的实验名称、简单操作方法和原理解说,并录制1个实验视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简要的讲解。

视频录制不超过3分钟,横屏录制,标清,MP4格式,画面比例16:9;声音和画面要清晰(包含学生自己简单讲解实验原理的内容)。

系列活动二:身边的科学问题我探索

同学们可积极观察日常生活,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通过实验研究、资料分析等多种形式深入实践探索,进而揭示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

针对提出的问题,学生自行设计并开展探索实践活动。可综合运用观察、观测、模拟、体验、设计、编程、制作、加工、饲养、种植、参观、调查等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探究。学生需详细记录探索实践的过程,包括使用的材料、方法、步骤,以及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数据等,要求方法正确,重点突出,数据和实验现象真实有效。

在完成探索实践后,学生要对整个过程进行思考,分析实验结果或调查数据,尝试得出结论,并与他人分享。思考问题所涉及的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总结此次探索实践活动的收获与体会。同时,将问题、探索过程、结论、思考等内容整理成一份图文并茂的文档,也可以录制微视频提交(5分钟以内,标清,MP4格式,横屏录制,画面比例16:9,声音和画面要清晰)。

系列活动三:自然笔记我来做

同学们可以在寒假里走进身边的自然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等,观察自然、记录自然,并以手写、手绘的形式做一份自然笔记。比如植物笔记、动物笔记、天文观察笔记等。

要求在A4纸上呈现,包含时间、地点、天气、记录人、主题等内容,能体现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将纸质作品转化为电子作品,并提交。

这些提醒请关注

活动时间:1月25日-2月13日。

活动对象: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

活动评价:每一项均由专家评出优秀作品若干个,优秀作品将分期在宁波市科学教育管理平台、甬上云校、甬派客户端、现代金报(科学教育周刊)等平台上进行展示。宁波市科学教育指导中心将对各活动项目评出的优秀作品颁发奖状。

安全提醒:同学们在参与活动时要注意科学实施与确保安全相结合,要预判安全风险,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活动过程的安全。

参与方式:登录甬派客户端,点教育频道,找到智创小小科学“家”活动专题,登录报名即可(甬派报名界面将于1月25 日开放);也可以关注“宁波市科学教育指导中心”微信公众号进行报名。

《现代金报》2025年1月21日第A04版:要闻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