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6日凌晨,从法国里昂传来喜讯,宁波两名00后选手慈溪技师学院周烽和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康邦成,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表现不俗,勇夺两枚金牌。为中国实现建筑金属构造、烹饪(西餐) 两个项目金牌“零”的突破,也为宁波实现世界技能大赛参赛以来历史最好成绩。 本届世界技能大赛时间为9月10日—15日。比赛十分激烈,有来自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余名选手参赛。中国这次派出了68名选手参赛,参加包括运输与物流、结构与建筑技术、社会和个人服务等在内的六大类59个竞赛项目角逐。 宁波这次有3名选手参赛,其中两名获得金牌:来自慈溪技师学院的周烽获得建筑金属构造项目金牌,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的康邦成获得烹饪(西餐)项目金牌。这两个赛项是宁波选手首次参赛,另一名选手宁波技师学院的翁研,获重型车辆技术项目优胜奖。 选手们都是在各自赛项以省赛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国家队,再以全国赛第一名出线,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成绩来之不易。 2002年出生的康邦成,2018年考入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就读西餐烹饪专业。 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中考后,康邦成放弃了读普高的机会,毅然报考职业学校。康邦成进校后铆足劲儿学习专业技能,并依托古林职高世界技能大赛(烹饪)中国集训基地的优质资源快速成长。 他经历了许多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在学校做菜、第一次上外教课、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站上国际舞台……特别是进入学校集训队后,为了保持最佳状态,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是杵在烹饪操作台前,反复实操训练,提升菜品的制作速度和精度。 2019年,年仅17岁的他开始参加国内外大大小小的烹饪比赛,并成为一匹不可小觑的“黑马”。 康邦成曾在浙江省西餐烹饪项目选拔赛一举夺魁,在世界技能大赛西餐技能挑战赛夺得金奖。他还参加过两次大型国际烹饪赛事,其中2018年宁波国际青年厨师挑战赛拿下铜奖,2019年中国外交官烹饪大赛中收获团队金奖。 2020年,他作为烹饪(西餐)项目浙江代表队年轻选手参加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摘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为“全国技术能手”。他还先后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浙江工匠”等荣誉称号。 
作为宁波市最早参与世界技能大赛的中职学校,古林职高自2016年起,连续成为第44届、45届、46届、47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康邦成毕业后,一直留校担任世赛基地助教。虽然身份在转变,但他的初心从未改变。 这次比赛结束了,但康邦成不会停止钻研的脚步。他希望,今后有更多机会把东方的文化,运用到西餐菜品里,让更多人见识到一道道融入“东方之魂”的佳肴。 荣誉的背后,是无数的刻苦训练。作为一名站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舞台上的选手,周烽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努力的见证,更是中国职业教育体系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2019年中考成绩揭晓后,周烽冷静分析了自己的强项与兴趣所在,决定投身技术领域。考虑到自己在理科方面的优势,周烽选择了慈溪技师学院的数控加工专业,立志要成为一名掌握现代工业技术的高级技工。 在学校实训基地,琳琅满目的机械设备和展示区里精心打造的机械作品,令他心驰神往,再次坚定了他学习前沿技术的决心。 高一下半学期,因为他的优秀表现和技能特长,班主任推荐他加入世界技能大赛建筑金属构造集训队。 2023年,他先后荣获第二届浙江技能大赛建筑金属构造赛项第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建筑金属构造(世赛选拔)赛项金牌,成为中国区代表选手,备战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周烽在此次世赛中参加的项目是建筑金属构造项目。这是一项高度综合性的工作,要求参赛者不仅要具备出色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知识,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指导团队逐项盘点技术细节、创新训练载体、调整技术标准,将图样绘制、尺寸标准、技术规范融入新题设计和训练流程,梳理形成项目的材料说明、加工说明、电脑绘图要求、评分方式及操作进度节点等全流程训练标准,通过新赛题的实操与模拟考核进行逐项验证。 周烽和他的团队根据最新技术文件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在此过程中,他不断适应世赛的快节奏,持续给自己上强度,细化了每一个技术环节,包括材料的选择与计算、图纸的绘制与修改、实际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最终顺利突破了技术难关。 周烽在获奖后表示,能代表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新时代青年工匠的风采,非常自豪!无论是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还是在日常工作中践行工匠精神,他都将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对技能的热爱与执着,为建设祖国贡献青春力量。 周烽的故事,不仅是一位年轻工匠的成长史,更是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他的成功背后,凝聚着学校老师们的心血与汗水,也体现了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宁波多举措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实践难点痛点,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入改革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打开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系统谋划,聚力健全“高标准”保障体系。全力支持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健全经费保障体系,强化资源统筹,出台《关于宁波市职业院校社会服务收入奖励分配的实施意见》等利好政策,支持职业院校根据特色专业建设全国领先的实习实训基地。 创新引领,聚力打造“高效能”成长平台。支持学校申报特色项目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持续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如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自2016年起,成为全国唯一连续四届成功申报并建成世界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宁波技师学院、宁波第二技师学院、慈溪技师学院等都成功申报并建成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深度融合世赛项目与学校专业建设,推进构建职教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体系。 以赛促学,聚力培养“高技能”顶尖人才。建立优秀潜能学生筛选机制,精准培养技能人才,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深化国内外拉练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助力推进学校与世界技能大赛接轨,针对专项技能比赛,不断完善国内外拉练制度,突破技术难点,让学生实现更细致、更精致的实操水平,进一步提升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