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教育新闻>本地信息
宁波市中小学校园普法系列活动启动!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为加强未成年人法治观念,让法治成为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基石,呵护他们健康成长,7月30日起,宁波市教育局联合现代金报组织开展“法润童心、护航未来”第三届宁波市中小学校园普法系列活动。

此次系列活动形式丰富,不仅有“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法治素养竞赛,还有创意无限的“百法拟人”海报设计大赛,以及充满趣味的校园普法微剧(情景剧)征集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以寓学于乐的普法理念,引领青少年儿童深入了解法治精神、实践法治行动,成为小小法治守护者,用自己的行动和声音,传递法治的力量。

mmexport12c8a4f00b65934dc1c39e6822e6d11a_1722388973575.png

活动一:演讲比赛和法治素养竞赛

演讲比赛主题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爱国主义教育法、宪法与国家、宪法与社会、宪法与个人、民法典等展开,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运用朴实生动鲜活的语言,讲述真情实感,展现个性风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参赛选手由学校组织选拔推荐,并经过各区(县、市)及功能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统一报送。

初赛作品以视频的形式提交,要求:学生须使用普通话,采用站立(因身体原因无法站立的除外)、脱稿形式独立完成演讲,演讲时长为4至6分钟(时长范围外的作品将不予评审)。演讲过程中不可使用 PPT、音乐、虚拟背景或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不可使用其他任何辅助道具或器材,不可切换演讲场景或加入特效(包括美颜、滤镜等)。

上传视频格式须为MP4视频文件,视频画面的比例要求为16:9,大小为10MB—100MB,分辨率建议为720P及以上。视频内不得包含任何形式的广告、与本活动无关的商业内容及其他外部链接等。

每位选手只可提交1份演讲作品,每份演讲作品仅限申报1位指导老师,作品一经提交,不可修改。

往届活动获奖选手如再次申报,需选择与往届获奖作品不同的演讲内容,提交重复作品将视为无效报名。

评委主要从演讲内容、语言表达、整体效果等方面对学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本届比赛评选分为初赛、决赛共两轮。初赛以视频海选的方式进行,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提交的视频文件进行逐一评选,择优评选进入决赛选手;决赛以线下现场比赛+法治素养竞赛笔试的方式进行,评分标准为100分制。评委打分(占70%)和法治素养竞赛笔试(占30%)得分相加作为选手最终得分,如有出现选手分数相同情况,则取评委打分更高者。法治素养竞赛设置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等题型,涵盖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诚实守信、劳动教育、疫情防控、环境保护、防范校园欺凌等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宪法知识的日常积累和灵活运用能力。

报名截止时间为2024年8月20日。活动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以及优秀指导老师、优秀组织学校等奖项,选手奖项名额根据决赛入围选手数量按照相应比例评选。并拟遴选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各2名优秀学生参加省级比赛。

活动二:“百法拟人”海报设计大赛

“百法拟人”海报设计以法治为主线,把“法”生动拟人化,邀请中小学生发挥想象力为“她”设计创意海报。海报主题需聚焦宪法、民法典等现行法律中的“人民情怀”开展创作。活动最终评选结果由网络人气和评委评审两部分构成,优秀作品有望在线下集中展出。获奖作品有机会被制作为“百法拟人”海报文创产品。

参赛选手需在8K的纸张上进行绘画,契合主题,内容健康积极,画种不限,创作形式不限。将作品以扫描件或电子照片形式(JPEG格式,大小不超过10MB,需保留原作)和《“百法拟人”海报设计作品信息表》通过邮件发送至活动联系人邮箱:xiandaijinbao1@qq.com。邮件标题为“百法拟人”海报设计评选,参赛作品与《作品信息表》统一以文件夹形式命名为“组别+选手名字+学校名称”。

所有投稿作品必须是投稿作者个人独立完成的原创作品。每名作者投稿作品不超过1幅,指导老师仅限1人。不接受多人合作作品投稿。报名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6日。活动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以及优秀指导老师、优秀组织学校等奖项,选手奖项名额根据入围选手数量按照相应比例评选。

活动三:校园普法微剧(情景剧)

为让生硬的法律条文“活起来”,变得有声有形,激发孩子们的法治学习兴趣,校园普法微剧(情景剧)征集活动邀请全市中小学生化身“小演员”,在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法律知识,感受法治教育。

作品内容可以聚焦校园里、家庭中、社会上常见的法律问题,以案说法,兼具内容性、创造性、感染性、教育性。作品类型可以是剧情类、纪实类等,题材不限,视频时长5分钟内,不大于200M,分辨率为720P以上。

参赛作品由学校组织选拔推荐,并经过各区(县、市)及功能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统一报送。作品征集截止时间为2024年11月8日。作品必须为原创,不得抄袭、盗用他人作品,不得侵犯他人或机构知识产权,且为未参加过其他征集、评选活动的作品。凡被认定抄袭、剽窃的,一律取消采用资格。

作者在报送作品后即视为许可主办方以公益宣传为目的,使用或授权第三方无偿使用该作品,作者保留作品的署名权和自行使用权。

主办方将组织专家评审团队对所有符合要求的作品进行打分,遴选获奖作品。获奖作品的创作团队可获得创作奖(包括指导老师、参演学生等)。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参与线下展演。

mmexport1722389014769.png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