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教育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战略价值越发凸显。青少年阶段正是人生“拔节育穗期”,需要精心培养引导和栽培,但重知识、轻能力的科学教育现象依旧屡见不鲜,开辟科学教育发展新路径成为目前一线教育者们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海曙外国语学校把握科学教育发展机遇,破解科学教育发展难题,厚植科学教育发展优势,结合协同学习探索出学校初中科学教育建设体系,切实提升学校科学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添砖加瓦。
二、解决问题的特色做法与经验
海曙外国语学校提出以目标导向、素养导向为核心,项目式推进,改变观念,砥砺前行。搭建初中科学教育建设体系(图1),坚持系统思维,推动科学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

图1. 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初中科学教育建设体系
(一)精细统筹,夯实理论体系建设“脚手架”
根据已有的理论体系,生成目前的初中科学教育建设实施方案(如图2),并利用表现性评价,阶段性的进行问卷调查、个例访问等形式逐步形成评价机制,依据教学评一体化的方案,来有效巩固和拓宽初中科学学科维度,真正做到“减”而“不凡”。

图2. 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初中科学教育建设体系理论框架
(二)精确规划,传好教师团队建设“接力棒”
目前每个备课组既有经验丰富、底蕴深厚的魅力教师,又有风华正茂、锐意进取的活力教师,还有充满干劲、积极有为的潜力教师。这样由三力教师(图3)组成的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备课组团队,使教研组迅速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

图3. 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初中科学组“三力教师”模式
1. 导师铺路,建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利用“师徒结对”制度,以导师团队形式,对中青年教师完成的听课、评课、教案、案例论文等显性过程加强督促与指导,导师团与徒弟随时随地交流,从“职业生涯+政策法规+专业课程+考察交流”、“个人自主学习+师徒合作探究+沙龙交流思辨”等各层次、各方面、各形式进行多维度、全景式、多策略、立体化系统设计实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图4 海外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表
2. 专家领路,指引科技教育发展方向。专家的指引让科学教育更具方向,让关键问题的解决更具实效。邀请前浙江省教研员、特级教师王耀村老师、宁波市教研员刘东晖老师、海曙区教研员朱红老师进行专业指导,引领在协同学习环境中的初中科学教育的研究。学校还聘请了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朱志伟来作为我校的科学副校长。

图5. “王耀村初中科学特级教师工作室”启动仪式

图6. 朱志伟院士科学副校长聘任仪式
3. 团队筑路,提升科技教师整体水平。通过协同学习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创新型的科学教师队伍,优化并整合科学教师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促进科学教师可持续发展。

图7. 教研组协同备课制度的建设

图8. 共享成果
(三)精准聚焦,唱响特色课程开发“主打歌”
融合微共体合作的探究式学习,通过特色课内、课外、社团课程开发让学生全身心的卷入实践活动中,充分锻炼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科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图9)。

图9. 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初中科学教育特色课程开发模式
1. 利用课堂时间之外,大力利用拓展性课程和课后托管服务时间来进一步挖掘学生的科学能力,最终实现指向核心素养的学校科学工程教学。海曙外国语学校开设了“科创工坊”拓展性课程,包含“科学小实验”、“科学小论文”、“家庭实验室”,通过实践操作与科学探究,带领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



图10. 学生拓展课活动照片
2. 注重科技教育成果展示。成果展示以参赛形式为主,参赛选手在每年的宁波市、海曙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天文知识大赛中均能大放光芒。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点燃学生开展实践探究的欲望,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科学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


图11. 学生参赛照片
3. 推进科技教育校内外合作。校外,大力推进科学教育家校合作,优化教育理念,打造家庭科学实验室。同时,学校成立家长科学实验室导师团队,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必要的规划指导和技术支持。此外,海曙外国语学校还在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宁波市科探中心、宁波市星野里农场等地建立科学基地,意在全面、系统、持续推进学校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12. 宁波市科惠百校服务站、海曙区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揭牌

图13. 科学教育基地学校揭牌
(四)精要挖掘,立起拔尖人才培养“风向标”
大力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注重学科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平衡,关注不同能力的学生使其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切实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图14)。
并且,对部分拔尖学生进行培优教学,成效显著。强化中小衔接,推进学制转型:初高衔接、小初衔接;向下参与六年级培优工作,向上做好与高中学校对接及校内强基、学科大讲堂的培训及选拔推荐。

图14. 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初中科学教育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三、问题解决的成效
(一)在“知行合一”中擦出办学火花
海曙外国语学校一直在奋力走好学校高质量、高品质、特色化、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入选浙江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学校名单,全省共102所学校拟入选,宁波市各县(市、区)的10所学校也在其列。科学教育为海曙外国语学校办学提供新的火花。
(二)在“用心教学”中书写科学答卷
初中科学教研组从最初的3位成员,到现在的20人团队,这支团结奋进的教研队伍一直在前进、在成长。虽平均年龄不到36周岁,朝气蓬勃,但个个成长迅速、成绩不俗,最终造就了这个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团队,荣获浙江省先进教研组称号。

图15. 宁波市初中科学教研组荣获2021年浙江省先进教研组称号
(三)在“开拓创新”中蓄足发展势能
聚力思变向未来,乘势笃行跃新峰。海曙外国语学校依旧航行在探索科学之海的旅途中,通过不断完善初中科学体系,带动中学所有年段学生深度参与,拓展科学教育的途径,让科学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充分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使学生拥有扎实的科学实验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