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宁波市教育局主办、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承办“聚焦一体化建设 共谋高质量发展”宁波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讨会在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召开。
浙江省教育厅宣传教育与统战处调研员葛红敏,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陈金辉,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秀丽,浙江省内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各地区教研员、合作单位领导、中小学校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研讨会。
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陈金辉介绍说,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始终践行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全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实现了思政育人共同体高质打造、一体化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思政育人队伍配齐建强、教学资源开发有力有效等成效。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秀丽表示,学校牵头共建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唱好“思政主旋律”;要乘势聚能,多措并举,打造“思政好队伍”;要整合资源,铺路架桥,建好“思政大课堂”,为推进全市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繁花绽放、硕果累累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研讨会以“聚焦一体化建设共谋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以“文化自信”为题,奉化区锦屏中心小学毛琴琴、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林云、慈溪中学吕楠、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方瑾分别带来了《品汉字之美,筑文化自信之基》《寻甬城根脉,探文化自信之源》《赏国产电影,析文化自信之价值》《临“红旗”之境,研文化自信之路》的四场精彩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同题异构”教学展示。
第二阶段,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万政,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天华,宁波文化旅游研究院副院长黄文杰,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王丽,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进行解答。
第三阶段,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香龙教授,绍兴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红教授,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天华教授分别带来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浙江探索与实践》《用好越地思政 “富矿”上好一体化思政大课》《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制度梳理与教学评价一体化》主旨报告。
“大中小学思政课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有机整体。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运用系统思维对大中小学思政课各方面、各层次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推动一体化建设内涵式发展。”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陆晓莉教授在第四阶段做题为《基于系统观念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模式探索》的主题发言时说。
最后阶段中,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伍醒教授、宁波市教科所副所长甘东海、北仑区教育局党委委员王挺、宁波中学校长杨继林也同时带来了《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三个维度》《着力“三个聚焦”打通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梗阻》《共建一体化育人格局 同画“合思政”教育美景》《大思政背景下的中学思政课程改革》等主题交流发言。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宁波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建言献策,共同打造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宁波样本,努力打造成为全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基地、实践基地、研究基地和创新基地,助力构建具有宁波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推进全市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此外,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资源、教学、队伍、机制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宁波市特聘请了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李包庚,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伍醒,宁波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姜帆,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陆晓莉,宁波中学党委书记邵迎春,鄞州中学校长李霞,余姚市梦麟中学思政教师金银姬,江北中心学校校长王定波,镇安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顾秋红,堇山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茅晓辉等大学、高中、初中、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们担任宁波市大中小学“共上一堂思政课”第一批特聘专家,共同为宁波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