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自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年)》出台,自然教育以其多重育人价值受到高度关注,推动中国自然教育发展开启新征程。学校是青少年全面成长的主要阵地,将自然教育全时程、全方位地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是应有之义。
一草一木、一土一石都是自然给予的最真实、最丰富的教育资源。时值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保护生物多样性即保护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对自然的热爱和认同是实施自然教育的前提,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婴幼儿专业学生在专老师带领下,将课堂搬至户外自然,采用全程体验式方式,通过系列自然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与自然联结,在游戏中感受真正回归自然的教育。
听树的心跳,触摸生命的节奏
你听过大树的心跳吗?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浓郁兴趣。学生们把听诊器紧紧贴在树干上,找到最佳“听点”,将全感官全集中,静下心来感受树的心跳,很多学生纷纷兴奋地表示自己听到了树的心跳。研究发现,自然中树木确实有心跳。其实是树木从根部往上抽水的表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树的“心跳”。
自制自然泡泡机,感知自然快乐
婴幼儿专业学生收集了一些落叶和Y型树枝等自然材料,把橡皮筋套在树枝上,树叶对折剪出任意形状的洞,沾上泡泡水就能吹出各种大小不一的泡泡。学生在自制自然泡泡机并成功吹出泡泡的那刻,感受到大自然带来无穷的快乐,原来自然中的材料有那么多好玩的创意。
智能闻花识草,制作自然笔记
在我们的校园自然中有哪些你认识的花草树木吗?学生们带着“自然寻宝卡”,借助自然教育APP“形色识花”等智能化平台,以小组合作形式去主动探究发现、分享与认识身边的自然动植物。校园内的枫叶、樱花树、枸骨等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植物,成为深度探究的对象,并制作了丰富、生动的自然笔记,丰富学生对身边自然植物的认知。
在自然体验活动之后,学生和老师重聚在一起,联系自我的专业,围绕“在自然活动中你的感受怎样”“如果是幼儿,他们将在这片自然环境获得什么体验、面临哪些挑战”等主题进行集体分享,现场移情与专业思考,这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自然教育的价值,进一步提升面向婴幼儿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在自然体验系列活动中,学生们提升了对自然认同与热爱,从虚拟世界中走出来,更愿意亲近接触自然,在体验中重新发现自然,重拾自然活动的乐趣,为自身自然教育提升开启一段迷人的成长之旅。正如提出“自然缺失症”的学者理查德·洛夫所强调,我们需要高科技,同时我们也需要自然,我们需要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