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版>资讯>教育新闻

转发!近期谨防这些骗局

作者: 来源:宁波市教育局官微“宁波教育” 日期:2024-3-07


    

为了让家长、同学们识破骗局这些防诈骗知识,大家一定要牢记。

家长防骗篇

缴费诈骗 

1.png

诈骗方法

诈骗短信:“您好!我是孩子的班主任,请将这学期的学费、书本费、资料费xxx元打入学校财务的xx银行账户:622848xxxxxxxxxxxxxx,户名:xx。”

应对方法

接到此类短信的家长应该及时联系孩子班主任或学校负责人,确认信息的真实性,不能盲目打钱。

点链接查看课程表诈骗 

2.png

诈骗方法

诈骗分子冒充老师给家长发送带有链接的短信,谎称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孩子的课程安排。家长一旦点击很可能会被窃取个人信息,甚至造成财产损失。

应对方法

来源不明的短信链接一律不点,并尽快删除。

冒充电商客服类诈骗 

3.png

诈骗方法

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人员,声称其网购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冒充快递公司客服声称快递丢失,要进行退款和赔付,然后发送虚假退赔网站或二维码,要求其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盗刷银行卡造成资金损失。

应对方法

经常网购的家长,一旦接到自称是某某快递公司或某某卖家的电话,不要轻易相信对方快递丢失等套路,应及时与卖家和快递公司的官方客服进行核实,不轻信非官方的理赔信息。

学生防骗篇

网络兼职刷单诈骗 

4.jpeg

         诈骗方法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途径发布以“零投入、高回报、日清日结”为噱头的刷单兼职信息,在前几次刷单后立即返还本金、佣金,骗取被害学生信任后,诱导其加大本金投入,随后以任务未完成等理由拒不返款,持续诱导学生不断转账。

应对方法

脱离实际的高回报工作要谨慎对待,不要被网络刷单的前几单小惠冲晕了头脑,接下来才是大骗局。

冒充熟人类诈骗 

5.png

诈骗方法

诈骗分子冒充受害人同学、亲人、老师、朋友等身份与受害人取得联系。通过聊天获取受害人信任后,以有急事需要用钱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向指定的银行卡转账,从而实施诈骗。

应对方法

当所谓的“好友”“同学”等添加你社交账号向你借钱时,一定要通过电话、视频或者见面方式多方面确认熟人的身份。

警惕涉“两卡”犯罪 

6.png

诈骗方法

诈骗分子利用部分在校学生社会阅历不足、法治观念薄弱,开出高价引诱其出租、出售、出借个人银行卡、电话卡。在利益诱惑面前,有的学生迷失方向,从办卡、卖卡发展到组织收卡、贩卡,成为潜伏在校园中的“卡商”,结果因贪图蝇头小利触犯法律,付出惨痛代价。

应对方法

坚决不出租、出售、出借“两卡”(电话卡和银行卡)及支付账户,不做电诈犯罪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