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逢假期,你可能会走亲访友、游山玩水,打卡各地旅游胜地,或者走进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这些都是值得提倡的度假方式。但是,你是否有关注到居住地的村委会、居委会,你知道它们在哪里吗?
这个寒假,宁波三中高一105名学生共打卡全国74个村委会,78个居委会,遍及宁波市内鄞州、海曙、江北、镇海、奉化、余姚、象山、宁海8县市区,浙江省内宁波、杭州、绍兴、台州、金华、衢州、舟山7地市及省外的江西、安徽、福建、海南、河北、河南、湖南、重庆8个省市,少有重复的现象。作为一项非强制性的思政学科实践作业,能有这样的提交数量已经相当令人振奋了。他们在村(居)委会中了解基层民主是如何落地,解剖基层治理鲜活样本,为下学期必修三的《政治与法治》学习做着准备。
高一(11)班房柯妤 绘制
高一(11)班严婧恒绘制
一起来看看,他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儿?
该校思政老师马宇婷成立了学生课题组,他们对这152个村社样本进行分类整理,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课题。比如,鄞州的划船社区、舟孟社区、宁舟社区在同一个地点合署办公,在所有样本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为什么?再如,居委会门口的三块牌子和村委会门口的四块牌子,悬挂的位置和顺序是有规范和讲究的,但实际有不少村社挂错了,自治是否还需“细治”?还有,在我们宁波,每个乡镇几乎都有居委会,而不少街道尚有村委会存在,这是不是意味着城乡差异较小,是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优秀表现呢?
乡镇里的居委会
乡镇里的居委会
街道里的村委会
当然还有更多的同学在村(居)委会中深度体验,2608班杨昕琳同学发现,不同地区的居委会或村委会会根据当地民风民俗的不同来为当地居民设置相应服务,生动体现了中国基层治理的丰富性和多元性;2611班林伊钒同学通过打卡高桥社区后发现,原来社区为我们居民想了这么多,做了这么多,让小朋友们的假期生活充满乐趣,让社区老年人就医方便,老有所乐,老有所学;2610班徐小然在郡柳社区挂职,通过观察她明白了社区工作并非简单的服务,而是一项需要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的工作。
布置这一作业的直接初衷是想为高一政治本学期要学习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课做预习准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村委会和居委会分别是我国农村和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停留在书本上的文字毕竟是抽象刻板的,只有深入现实,走进基层村社组织,才能通过剖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例,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宁波三中高一政治备课组长周燕平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