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宁波市第十五届青少年视觉艺术创意大赛乡村公益行暨奉化区中小学师生综合艺术展在奉化博物馆6号展厅启幕。 
“甬城印象”“当光照进来的时候”等27个项目共108组奉化师生作品在展馆中展出,铝片、KT板、砖块、报纸、毛毡、布条等各种材料以及AI技术等都被创意运用,搭建出梦幻空间。 “这是我们用扭扭棒做的蝴蝶,用它折一折、绕一绕,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就可以创作成各种作品。”奉化区龙津实验学校学生黄乐儿现场介绍了她的作品《蝴蝶—生命的脉络》。 

展馆另一侧,溪口中心小学学生李妙文也向参观市民讲解着该校师生作品。“这是我们和老师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牛仔衣物、织布等软性纤维材料,进行拼接、刺绣、缝制等,看着一块块平平无奇的废旧布料,在我们手中变成一件神奇的艺术作品,让我们特别有成就感。” 

本次展览由宁波市综艺教育指导中心、奉化区教育局、奉化区文广旅体局、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奉化分局主办,也是该区首届中小学师生综合艺术展。师生参与度很高,10月以来至开展前,学生们投稿了大量作品,展览的标志和招贴也全部由学生和教师设计,展览背景广告、徽标和指示牌均展现了师生创意。 该区5所普高学校都有作品参展。比如奉化中学通过经典名画欣赏与材料二度创作方式,展现新时代学生对传世名画的新认知;奉化高级中学以金属薄片创作了纹言—一年景系列作品,把古代纹样与当代生活融合,十分精致。 “本次展览汇聚了我区中小学美术教师与学生们的智慧与创意,将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展示在材料运用和创意表达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鼓励师生打破常规,利用各种材料,特别是废旧材料,进行创新创作,以此提高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传递环保理念,培养环保意识。”奉化区教育局教研室美术教研员邱积钏表示。 据悉,展览中不少项目是奉化区推进“乡村美育”近10年成果的集中展现。为让更多乡村孩子享受优质美育资源,奉化区中小学积极挖掘特色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积极推进“乡村美育”计划。开发40多门美术特色课程,定期举办中小学优秀书画作品巡展等活动,让乡村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也为乡村学生搭建作品展示交流平台。10年来该区有1万余名学生参与美育活动,通过“三课三展”,该区乡村学校美育水平也得到全面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