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0日,2024年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关键问题解决暨科学新课程标准专题研训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举行。活动聚焦“实验教学”,围绕“加强实验教学、培养科学兴趣、树立探索精神、落实素养目标”的主题展开系列研讨。
省教育厅教研室课程部副主任喻伯军,奉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何彪,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刘晓洁,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学月刊.小学版》执行主编邢佳立等,及全省近300名小学科学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参加活动,另有20000多人次通过同步直播开展线上学习活动。
何彪对专家、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奉化高度重视科学教育,积极推进“凤麓科创”计划,在教研工作、实验室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他希望,通过专家引领培育高水平科学教师,科学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发学生科学兴趣,携手打造科学教育新高地。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校长胡培华致欢迎词并介绍学校科学教育开展情况。学校自建校以来高度重视科学教育,一方面推进科学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另一方面积极开发科创课程,通过科学课程学习和实践,在学生心中种下科学种子。
喻伯军介绍说,关键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是省教育厅教研室的品牌活动,有17年历史。本次活动聚焦实验教学,设有课堂观摩、说课展示、专家报告和专题评析等项目,希望科学教师们扩大视野,树立大科学观念,研究课标和新教材,实施素养导向的教学评工作,同时也要加强教研团队建设。
在29日的研究课观摩环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邬梦璐执教五年级《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上海市实验学校卢咏祥执教五年级《空气的成分》,温州市南浦小学张汉执教四年级《运动的小车》。3位教师分别通过问题驱动思维进阶,教学评一致构建科学观念,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表达、质疑、达成共识、形成观念的方式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温州市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应小敏以“见景、见物、见人”三个视角对研讨课作精彩点评。她强调,课堂教学要聚焦学科概念和核心素养,关注情境、材料、记录单、教师语言和板书等教学载体,搭建实验支架,助力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杭州市临平区实验小学金俊、义乌市九州小学黄锦波、温岭市城东小学张刚伟、宁波博市镇海区鲲池小学王宁、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温梦仔则带来了《地球海陆面积比例量化实验装置》《月相变化的规律》《风的成因实验改进》《磁铁的两极》《热在水中的传递》6个实验说课,根据日常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萧山区教学教研室杨春晖、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丁言君分别作《人人都是实验王——萧山区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的普惠举措》《构建多元生态环境,促进科学核心素养》主题发言,介绍区域推进科学实验教学做法及经验。
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科学教研员葛新福则带来了《立足课堂抓实验笃定素养促提升 ——小学实验教学关键问题思考》专题讲座,从“对小学科学实验的理解”“实验教学的实践问题”出发,重点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实验教学”“如何把握实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浙江外国语学校的邢佳立作专家讲座《科研成果的提炼与发表》,从选择方向、搭建框架、锤炼表达三方面展开,分享好的做法。
在30日的课堂观摩中,台州市仙居县实验小学吴碧丹执教六年级《灵活巧妙的剪刀》,舟山市普陀区城北小学陈君芬执教五年级《身体的“总指挥”》,杭州市蒋筑英学校陈滔执教六年级《产生气体的变化》。杭州市基础教育教研室特级教师、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春建作为专家进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