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教育新闻>本地信息
宁波大学推进美育“三融合” 赋美赋能乡村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建统领、文化赋能,宁波大学音乐学院充分发挥音乐人才与教育资源、“美育+思政”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红艺党建”品牌引领优势,通过乡村人才联育、打造品牌文化活动、挖掘非遗文化资源、开展乡村音乐研究等方式,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一是音乐与乡村教育相融合,打造以艺化人新范式。通过举办乡土音乐讲座、指派青年博士成为“驻村艺术家”等美育举措,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升村民文艺素养和感知力。组建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合唱团、童一村老年乐队,引入乐器教学、合唱训练和音乐理论学习等音乐课程,提升合唱团和乐队专业化水平,指导东吴镇合唱团获2024年鄞州区“歌唱祖国”群众合唱大赛银奖。带领原创红色音乐剧《初心晨启·宣言》、原创音乐情景短剧《新青年,去奋斗》《需要我的地方》走进乡村礼堂,为当地民众献上红艺精品。

二是音乐与乡村旅游相融合,打造音乐旅游潮IP。结合鄞州区东吴镇童一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策划并举办 “太白湖音乐节”,为乡村增添新的文化标识。近两年,邀请音乐创作人创作录制《宋韵童一》《流光翠·天童》等原创村歌5首,举办“天童四季·自由”音乐会、音乐诗会、军民融合音乐会等大型艺术活动5场,吸引游客上万人次,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其中,原创村歌《宋韵童一》入围浙江省首届“乡约浙里”创意大赛。

三是音乐与乡土研究相融合,打造乡村研究增长极。学校师生深入乡村,躬身实践,聚焦音乐与乡村的深度融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深入东吴镇老年大学为留守老人开展“音乐疗愈与养生”活动,依托学校江南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围绕当地音乐民俗文化、民族民间音乐等开展研究,为乡村文旅建设提供更多理论支撑。《用音乐唤醒乡旅的耳朵——宁波大学音乐学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案例》《音乐乡建、音乐乡见》等案例被中国青年报、凤凰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论文《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获《党的基层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成果汇编》优秀理论成果一等奖。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