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教育新闻>本地信息
宁波唯一上榜学校!正始中学获评省级生态文化基地!

近日,浙江省林业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联合公布2023年新命名的59个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名单,宁波共6家单位上榜,正始中学成功入选,成为当年度宁波唯一获评的学校。这标志着生态文明教育成为正始中学又一闪亮的“金名片”。

此次获奖也是正始中学多年来秉承“绿色引领 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全方位、全系列打造“绿色教育”的优秀实践成果。作为一所有近90年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宁波市直属高中,正始中学近年来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教育”文化体系,从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生态课程、绿色生态课堂、绿色生态文化、绿色生态生活等多方面入手,打造“绿色生态幸福校园”,引领师生“绿色生态”成长。

独特的绿色育人环境

学校坐落于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鄞南横溪古镇,占地120余亩,其中森林面积6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38%。校园内有“双龙迎客”“古朴探溪”“小园锁春”等正始十景及高标准的溪畔绿化带。校内还自建有“正始森林公园”,为宁波市中小学所特有。

学校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依山傍水的独特地理环境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情境和内容。近年来,学校通过鄞州区农林局珍贵树种造林示范单位等项目建设,引种了银杏、金钱松、红豆杉、鹅掌楸、红花檵木、紫荆等珍贵彩色树种。

同时,重点打造了中草药基地“百草园”、劳动教育基地“百蔬园”“百果园”、中医药文化展览馆“本草堂”、智能蔬菜大棚等多个生态项目,开展特色生态教育丰富广大师生的课余生活。

百蔬园内种植各色时令蔬菜,百果园中栽有桃子、大枣、橘子、文旦、吊红、杨梅、枇杷等经济果树,百草园内则种植了芍药、药用牡丹、丹参、鱼腥草、薄荷等几十种的中药材,学生们通过参与蔬菜瓜果的种植管理、中药材采摘制作等,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律动、丰收的喜悦和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1934年正式定名为鄞县私立正始中学,1956年和1958年先后更名为鄞县第二初级中学和鄞县横溪中学,到1994年恢复正始中学原校名,正始四迁校址,几易校名,从私立到公办。一代又一代的正始人,为了学校的生存、发展和雄起,呕心沥血、励精图治。艰难的办学历程,铸就了正始人不屈的意志;厚重的办学历史,积淀成内涵丰蕴的“正始文化”。

作为“鄞州区文保单位”,建于1948年的“正始楼”目前开辟为校史馆,馆内陈列、展现了正始中学近九十年发展的坎坷历程和辉煌业绩,激发着当代正始学子努力向上的奋斗精神,也成为了学校德育特色基地。学校每年都会培养一批校史馆学生讲解员,组织新入校师生进行知校爱校教育。平日亦会有许多校友和社会人士前来参观校史馆。

此外,校园内各类文化建筑、设施俯拾皆是,校友捐建的图书馆、敬师亭、古色古香的校门、日晷、学子林等,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学生的感恩、奋进的精神。

校园内还专门竖立了全国科技金奖“固氮蓝藻”生物科研项目实验遗址纪念碑,激励师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学校森林公园内,碑林、书廊、兴华亭、望远亭、德育景观牌等处处育人。学校兴建廉政文化墙,积极打造正始廉政文化,目前已成为“浙江省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和“浙江省清廉学校示范校”。  

特色的生态文化校园

学校将生态文化与节庆文化巧妙融合,积极打造具有正始特色的生态文化校园。学校依托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百蔬园、百果园和百草园,制定劳动教育清单,用丰富的劳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每年春分前夕,学校都会组织“春耕节”活动,将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对劳动的热爱。

针对校园内珍贵树种,学校发动生物教研组老师的力量,邀请专家指导,师生共同对每个代表树种“挂牌”。地理组更是利用森林公园开展每年一届的“正始中学定向挑战赛”。同学们拿着森林公园的平面图,辨识方位,你追我赶,穿梭于森林公园的各条小径上。近两年,学校还将此项活动积极向外推广,与宁波市人社局联合举行了“领军之家正始中学定向挑战赛”,扩大学校生态文化的影响力。

近年来,学校以争创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为努力方向,积极开展绿色生态文化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编写了以《本草蒙学》为代表的一系列生态文化校本课程,同时开展“光盘行动”“垃圾分类”“地球一小时”等系列活动,彰显生态教育理念,着力培育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素养,全面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正始中学,绿色不只是一种颜色,低碳也不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事一景,学校赋予了它们的特定文化内涵,正熏陶着在这里求学的每一位学子,生态文明建设的硕果也已在正始校园结出绚烂的花朵。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