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劳动素养的五个维度,当前学生还普遍存在着劳动认知水平较低、劳动知识技能欠缺、劳动习惯精神缺失等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余姚市兰江中学坚持劳动教育项目化理念,立足生活情境,以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四位一体”为主场景,围绕“劳动体验”、“技能大赛”、“劳动实践”五大主题,以“观察发现”、“聚焦问题”、“建立联系”、“探究解决”等六个环节入手,促使劳动教育成为自主化的常规教育活动,着力架构劳动教育特色育人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方面,着眼五大项目主题,创造幸福劳动。一是企业劳动体验,带领学生走进企业、邀请企业走进校园,比如2023年3月,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赴宁波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开展劳动体验,零距离接触现代化工业劳动生产, 让学生深刻体验劳动的价值。二是劳动技能大赛,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竞技比赛,目前,学校劳动技能大赛已经开展两届,分别是包饺子大赛和叠被子大赛,已成为学校校园嘉年华活动的重点赛项之一,该类比赛学生参与面广,活动意义重大,它让更多的学生学会热爱劳动,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价值和喜悦。三是军事劳动实践,军事劳动实践是军事训练和劳动教育的结合,在课后服务中学校积极开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劳动教育课程和活动,通过特聘教官的纪律训练,将部队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引入校园,培养学生自主、朴实的劳动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四是志愿劳动服务,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志愿劳动服务,让社会劳动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特别是以特长为导向对志愿者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其特长得以有效发挥,从而在社会劳动的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通过志愿劳动服务,学校教育阵地拓展到社会,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了负责任的态度和社会公德意识。五是家庭劳动作业,学校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制定了“兰江中学家庭项目劳动幸福清单”,包括个人管理、衣物洗涤、物品整理、卫生清扫、整理家居、厨艺帮手、小区等,通过清单学生能体验劳动的艰辛,感受收获的幸福,促进家庭的和睦,并承担自己在家里、社区的责任。 另一方面,着眼六大项目环节,提升劳动素养。一是观察发现,形成劳动意识。教师通过情境引入或者学生自行观察,建立对劳动项目的基本认知,激发学生兴趣。比如企业劳动体验中,学生事先在学校观看央视纪录片《大国重器之江丰电子》,该纪录片直观的将江丰电子的成长历程和企业文化呈现在了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超高纯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技术。二是聚焦问题,深化劳动概念。项目劳动以问题为驱动,学生围绕问题开展项目劳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问题的切入点,引领整个项目劳动的开展,是劳动的助推器。三是建立联系,落实劳动知识。建立与本项目有关的学科知识,构建生活经验和理论知识间的联系。学生运用已有的学科知识,在劳动中开展深度学习,在探究中有效选择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四是探究解决,培养劳动能力。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它可以分为探究性实践,技术性实践和社会性实践。比如“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的探究环节就包括聆听讲座、参观展厅、体验车间等。五是成果呈现,增强劳动品质。学生通过成果呈现环节,回忆整个探究过程,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始有终的劳动品质。在展示的过程中,同时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精神。呈现成果可以是演讲汇报、心得体会、戏剧表演、成果展览等。六是创意评价,巩固劳动氛围。从项目的设计、实施和展示三方面进行评价、并将自评、互评和他评三者融合,评选“学校五一勋章获得者”、“校园劳模”和“校园劳动之星”,形成人人劳动、积极劳动、创意劳动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