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小学名教师、专业首席教师评选结果公示,浙江省教坛新秀候选人名单公示,2023年“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名单公示,浙江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候选人公示……第39个教师节到来,又有一批教师获市级、省级各类荣誉。甬城教师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宁波教师的培养体系。
从规范化培训到新锐团队打造
今年8月16日,2023宁波市中小学初任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举行。刚入职的新教师们,在几天时间内接受了政治素养、师德修养、教学基本功等方面的培训,听取了前辈的经验传授。在接下来的一年内,他们将分多次接受初任教师规范化培训。
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周静梅,今年入职鄞州中学,成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她说自己非师范生出身,更需要入职前后的规范化培训。“宁波市教育局和我所在的鄞州中学都提供了非常多的学习机会。通过培训,让我对师德涵养、课堂教学与评价、教学变革、班级管理等有了具体的了解,这对我非常重要。”
为了更好地对初任教师进行培训,市教育局在以往培训要求基础上,形成了规范化新要求。新教师入职第一年,将围绕“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研究、专业技能与实践”三大维度,接受职业道德、专业意识、综合素养等11个领域的培训。另外,市级层面通过举办初任教师基本功竞赛等以赛促训活动,提升各地初任教师培训成效。

莼湖中心小学数学组校本研修过程。资料图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近年来,宁波推进全市中小学新锐教师学科教学优秀团队建设,正在建设10个市级普通高中新锐教师学科教学优秀团队、20个市级初中新锐教师学科教学优秀团队、30个市级小学新锐教师学科教学优秀团队。
慈溪阳光实验学校的初中科学团队是20个市级建设的初中新锐团队之一。目前,9人团队中,慈溪市骨干教师有5人,慈溪市名师工作室成员有3人、导师有1人,4人参加了市特级教师带徒,1人成了宁波市首届卓越工程培养对象。团队总负责人、学校初中部主任张科说,良好的团队建设让每位老师每个学期都有一个清晰的成长小目标,团队内部形成了有序竞争、良性成长。当团队里有人参加优质课比赛、教坛新秀评比的时候,整个团队会帮助参赛老师一起备课、磨课。大家一起设计的“体验型科学课堂”,让学生们在试学、议学和审学中得到了更好的成长。
奉化区教育局两年来遴选并推进了区级36个、市级5个新锐教师学科教学优秀团队建设,形成了“区域奠基行动领进门、学校团队多样态精准修炼、教师个体专业拔节生长”的基本思路,不断探索新锐教师团队赋能新路径。据5个市级新锐学科团队不完全统计,一年内获评宁波市学科骨干1名、市教坛新秀2名、区教坛新秀一等奖3名;省市级获奖45人次,指导学生获奖60余人次。
从拔节扬帆到名家引领
“特级教师带徒让我在更高的平台上拓宽了眼界,提升了能力。”这是记者在采访中,时常听到的一句话。
百师带千徒、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走名校访名家计划……宁波市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名师骨干拔节扬帆工程,旨在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学科专业厚实、教育教学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队伍。该工程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名师)在教书育人、教育科研、培养骨干教师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特级教师(名师)跨区域带徒活动,引领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带动区域教研。

名师工作室授牌。资料图
今年6月,一场共读辩论赛在高新区实验学校举行。领读导师、特级教师章才根,宁波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冯铁山,全国作文名师工作室导师、宁波市名师陆青春担任点评嘉宾,精读团的六名老师分为正、反两方,围绕“传统的课堂教学能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个辩题进行分享与争鸣。大家在唇枪舌剑中展开思维的碰撞,导师们则引导辩手更加深入地立足实际进行思考。“我们是一线语文教师,我们从未停止过对课堂的思考。”活动结束后,陆青春名师工作室的学员老师们说,导师带领下的各类活动,让学员们收获良多。
骨干、名师、特级教师之后,还有甬城教育名家领军工程名下希望培育的教育家型领军人才。自2021年10月启动的该项工程,今年到了收官阶段,学员们在更高水平的成长平台上,带领团队完成教改项目,举办个人教育思想研讨会,出版专著……已有部分名家渐渐展露领军特质。
从新教师入职培训、新秀、骨干、名师的培养,再到甬城教育名家工程,宁波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向纵深推进。

甬城教育名家。资料图
乡村教师有了更多成长机会
最近正在公示的宁波市第九批中小学名教师评选中,市教育局特设了面向经济欠发达镇乡学校的名教师岗位,共有6名教师通过评审进入公示。
象山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的小学语文教研员徐金盈,申报了此次名师评选中象山县泗洲头小学的特色岗位。没有意外的话,她将在接下来的6年内,在泗洲头小学工作,并发挥市名教师的作用,带动当地教师提高教科研水平。
徐金盈说,泗洲头小学是一所规模很小的山区学校,全校学生仅200多人,做教研员时她曾去过这所学校,老师们都很认真努力,但学校缺少引领型教师,整体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年轻教师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这也是此次在宁波市第九批中小学名教师评选中能够特设岗位的原因。“我希望自己接下来能在引领教师发展、促进教科研方面发挥作用。”

名师乡村工作驿站。资料图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乡村教师幸福多了,想要成长,机会很多。新锐教师夯基启航工程中,有一项专门面向乡村青年教师,要求完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计划,破解乡村优质教学资源不足难题。名师骨干拔节扬帆工程中,要求特级教师(名师)带徒在选拔学员时,向农村尤其是海岛、山区等边远地区学校倾斜。
2022年开始,宁波在第二轮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计划中,又启动了名师乡村工作驿站机制,聘请省特级教师、市级名师为驻站导师,学校所在乡镇的乡村教师为站点学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驿站根据所在乡镇学校对学科资源的需求,调研筛选形成需求圈;对特级教师、名师的专长进行梳理,形成供给圈;根据供需双向匹配,为乡村学校的定向发展提供专业导师,通过蹲点的方式,为学员提供专业性、常态化和有针对性的指导。
正是在这一轮发展中,镇海的沈砚琼老师拜宁波市名师魏爱军为师。沈老师说自己收获不小。“魏老师会把最新的教研理念发到工作室群里与我们分享,也会对我们的公开课进行指导、提出建议,我们也会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设计交流,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长。”
而这,绝不是个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