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教育新闻>本地信息
以优质园带动小微园,象山首批学前教育集团授牌

授牌仪式现场。 通讯员供图

8月28日上午,象山县举行了首批学前教育集团授牌仪式。8所优质幼儿园作为牵头园,组建8个跨乡镇幼教集团,并将农村园、小微园纳入集团办园。自此,象山县教育集团化办学在小学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实现了向幼儿园的延伸。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陶丹青

有何创新之处?

集团化办学,早已不是新名词,象山县这次推行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有什么创新之处?

象山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最大的亮点是“跨乡镇”集团办园,通过“1+N”方式,以浙江省一级幼儿园等名园为牵头园组建紧密型集团,最大限度整合集团内优质资源,让一批新建园、小微园、潜力园快速发展起来,实现区域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共同打造“合作共赢”的教育生态。

为此,象山县教育局选派专人在今年年初成立了项目化破题专班,不仅对县内幼儿园的发展现状、组“团”意愿进行摸排,也向杭州、宁波等幼教集团蓬勃发展的地区学习取经。

在走访中,8个总园园长表达了对集团化办学的认可,也提出了许多问题。

象山县西周镇华翔幼儿园提出,总园和成员园都有成熟且独具特色的园所文化,两者差异性较大,如何避免粗暴的文化捆绑,形成“和而不同”的集群效应?象山县滨海幼儿园提出,总园和成员园发展水平相差较大,且相距车程在1个小时以上,总园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帮助分园成长时,如何保证总园的现有优势不被“稀释”?象山县机关幼儿园提出,如何借助集团办学这一契机,激活城区名优教师的主动性,助力乡镇幼儿园新教师成长?

今年七月,随着集团化办园组团意向的初步确定,各幼教集团牵头园纷纷组织行政班子进行头脑风暴,思考如何引领集团各园区共成长、齐发展的问题。海韵幼儿园提出了“三步走”的策略,以“文化认同、制度趋同、资源共享”三步推进集团化办园。春晖幼儿园提出,各幼教集团应达成共识,在复盘反思中提炼具有象山特色的管理模式,为第二批、第三批集团化办园提供“他山之石”。

打造“金字招牌”

在思维碰撞中,象山县幼儿园集团化办园实施方案逐渐成熟。

方案确定了本次成立的八个幼教集团以推进集团内部组织、管理机制、人事调配、课程设置、内涵发展和优质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统一建设为大方向,组建采用“一个集团3-5个园区、统一人财考核管理”的办法,教育局将人事调配自主权下放给各集团总园,通过集团内一体化调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该方案设立了灵活的调整机制:以三年为期,各集团成员园孵化成功、办园规模扩大到超过12个班后,可从教育集团剥离,独立办学;反之,各成员园可提出退出原有集团再调整。另外,新获评省一级的幼儿园,可纳入集团化办园牵头园队伍。这意味着牵头幼儿园要依托自身成熟的课程体系和管理模式,为成员幼儿园高起点发展和新起点突围提供可能,成员园则要走出个性化的发展之路,为幼教集团的品牌打造和多样发展贡献力量。

象山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化办园是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擦亮学前教育“金名片”的迫切需要,今后,将集中优势资源,组建学科科研团队,以项目化方式加大力度探索集团化办园背景下的课程建设,打造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金字招牌”。

《现代金报》2023年9月1日第A3版:要闻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