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减轻了学生学业压力,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校围绕“企业劳动体验、劳动技能大赛、军事劳动实践、志愿劳动服务、家庭劳动作业”五大劳动主题开展项目化劳动实践,将劳动教育融入到课后服务,突破传统的劳动教育模式,采用项目化劳动方式,让劳动教育有目标、有策略、有成效。学生带着问题去劳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知识运用为桥梁,引导学生乐于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不仅加强了学生与社会、家庭、企业的联系,更是对社会的文明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是企业劳动体验。近年来,学校多次带领学生走进企业,或者邀请企业进校园。比如,今年3月,学校组织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走进江丰电子开展劳动体验,让学生深刻体验到劳动的价值,特别是当学生看到全国劳模罗明浩带领的研发生产团队,攻克了超高纯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难题,填补了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的国内空白时,学生被激动人心的场面深深的震撼,他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何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学生还有幸被允许参观了操作车间、实验车间和生产车间,车间内设备功能、操作流程及劳动制度都是对劳动价值最好的诠释。参观过程中,精细的零件制作过程让同学们亲眼见证了工匠精神,先进的车床和灵巧的机器臂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他们感受到了大国工匠的伟大,也深刻感受到了劳动和科技的价值和意义。进企业体验,学生不仅仅感受了劳动的魅力,开拓的视野,更在自己心中播下的热爱劳动的种子,同时,学校通过调研报告撰写,让学生去了解中国芯片发展之路、去思索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工程师,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无法获取的能力。 二是劳动技能大赛。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竞技比赛,通过劳动技能比赛,让学生知道学校可以竞技的绝不仅仅是文化课学习成绩,还有体育竞技、劳动技能等各式各样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切身体验劳动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真正的将双减落实到地,这是对双减政策的又一赋能。目前,学校劳动技能大赛已经开展两届,该类比赛学生参与面广,活动意义重大,它让更多的学生学会热爱劳动,参与劳动,并充分体现了自身价值,这也是学校校园嘉年华活动的重点赛项之一。 三是军事劳动实践。军事劳动实践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到课后服务,并与军事训练相结合,依托军事训练的严肃性和纪律性,通过教官的纪律训练,将部队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引入校园,培养学生自主、朴实的劳动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纪律和行为品格,它不仅将学生从课堂带进户外,从文化知识的学习拓展到劳动素养的提升,更是纠正了学生不良的劳动习惯和散漫的劳动作风,一经推出,迅速成为全校学生最为期待的课后服务之一。 四是志愿劳动服务。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志愿劳动服务,让社会劳动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志愿活动,锻炼志愿者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以此来提高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以特长为导向对志愿者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其特长得以有效发挥,在社会劳动的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有效提升其劳动知识技能,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可贵和重要意义,使之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之中。通过志愿劳动服务项目,把学校教育阵地拓展到社会,为劳动教育开设新的服务基地、增加校外劳动服务体验,帮助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增加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减轻学业负担,提升社会的交往能力。 五是家庭劳动作业。在家庭生活中,劳动是最好的德育范式。该校家庭项目劳动细分清单有,个人管理、衣物洗涤、学习用具整理、卫生清扫、整理家居、厨艺帮手、小小安全员等项目。通过家庭项目化劳动,创新了家庭教育的形式、突破了家长的重智轻德、重成绩轻素质德局面,既能为今后日常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又能体验父母的不易,懂得父母照顾家庭的艰辛,树立服务社会的理想。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家庭购置了扫地机、洗碗机等智能设备,洗碗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扫地机的远程预约操作等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劳动素养。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劳动“闪”现,学校将学习融入项目化劳动,通过观察发现、聚焦问题、建立联系、探究解决、成果呈现、创意评价六个环节,将劳动教育做实做强,避免看似“光彩夺目”的劳动照片成为了“摆拍”,避免父母成为孩子劳动的主要“操手”,避免劳动教育成为“任务式”的教学,项目化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