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双减动态
宁波慈溪市文锦书院全景式评价适切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宁波慈溪市文锦书院积极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一年级“七彩锦绣少年”全景评价体系,实施更加精准、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向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评价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七彩”指向“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素养内容;“全景”包括横向涵盖全学科、纵向贯穿全学程,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模式。

一是基于五育融合,建构全景式评价体系。学校基于全新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五育融合”全要素评价内容,从品行素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实践五个维度,对应基础学科,紧扣核心素养,构建“七彩锦绣少年”全景式评价体系,并形成了学校各部门分工实施的四级评价流程。

二是设置主题模块,形成多样态评价项目。顶层设计引领下,学校针对一年级新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追求主题化、模块化、童趣化的原则上,形成了贯穿整个学年、涵盖一年级所有基础学科和校本拓展课程的多样态评价项目。

三是聚焦项目特点,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日常性评价从“行规”和“学科”两方面,建设完整有序、可操作性强的课程和评价体系,任课教师作为主题评价主体,班主任作为综合评价主体,坚持正面评价。特长类评价对音乐、体育、美术、科技、劳动学科,开展特长类评价,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色,落实“合格加特长”的办学目标。项目式评价将灵活性的课后活动与系统化的课内课程相结合,开展主题式、融合化、长程性的项目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以期末“非纸笔测试”为载体,创设“主题式”活动情境,把学科素养的积累与掌握融汇整合,全面而有效地考查学生习得的知识与能力。

四是精制分项等级,追求精准性评价结果。学校根据不同评价模块的特点和学生能力水平的发展,精心制订评价分项等级表,凸显定性的描述性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精细、精准、有效。依托学校教学管理平台,将每一位学生的评价数据进行差异化分析建模,分学科汇聚成“学生成长雷达图”,并通过以学期为单位的“长周期”追踪,甄别分析学生各学科素养的发展轨迹,帮助教师提出针对性的学习策略,更好地对学生开展分层指导。

五是尝试家校共评,拓宽共育性评价主体。平衡家校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调动家庭对其子女教育的积极性,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作用。学校建立有效的家校共评制度,让学校和家庭成为同盟军,开展共育性评价。同时,依靠家委会建立畅通的家校联系机制,互相沟通,共同改进,使评价工作多方联手,富有实效。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