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期,市特殊教育中心学与江北区庄桥街道中心幼儿园共同召开学前卫星班工作研讨会,为学前特殊儿童打通融合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最后一公里”。 
一、游戏观摩,体验融合之“境” 参会专家们走进了“三街一广场”的小公民室内游戏体验现场,对每一个活动呈现出的儿童本真表示赞赏,在和普通孩子的亲切互动中,在对听障儿童的细微观察中,也感受到了庄桥街道中心幼儿园“香樟文化”浸润下营造出的平等、尊重、关怀和接纳的融合教育氛围。 

二、现场研讨,呈现融合之“力” 江北区庄桥街道中心幼儿园教育集团中心园区负责人雷丽玲老师进行了《融合赋爱 共画“同心圆”》的特色工作汇报。雷老师从芬芳满园,赋爱有“声响”;普特融合,成长有“声色”;多向奔赴,教育有“生长”三个方面介绍园所融合教育的发展历程、推进特色以及欣喜成长,并感谢市特教专家的“雪中送炭”。 果果一班班主任徐劲梅老师分享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针对班级中发育迟缓的“听障”孩子,进行了全面的案例分析及工作困惑问题分享。苗苗三班班主任章佩枝老师分享《爱的坚持 共情陪伴》,表示要通过家园共情、共商、共爱共同改善幼儿的症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让孩子的行为得到改善,进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张艳丽老师以《聚焦观察和分析,让支持更有效》为题,对本学期以来的卫星班工作进行了汇报。从了解孩子,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到在一日活动中提供的支持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温暖中饱含专业支持。 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教科室副主任袁东老师介绍了基于融合教学环境的两名听障幼儿的个案评估流程。首先通过多次入班直接观察,了解他们融入班级的真实状况,接着访谈了家长和班主任老师,了解个案在家庭、在班级的日常生活状况,其次运用一系列非正式评估表的测评,再汇总所有信息,进行梳理与分析,撰写出个案评估报告,再召开个案研判会议,为后续个别化教学打下基础。 最后,庄桥街道中心幼儿园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总园长顾莺红老师介绍幼儿园在“香樟育人 顺性成长”的办园理念下,相信每个孩子(包括特殊的孩子)、老师都有长成参天大树的潜质;江北区教育局特殊资源教育中心副主任陈勇老师真诚地感谢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对江北特教工作的关心和帮助,让我们更具有前行的动力;也感谢庄桥街道中心幼儿园教师团队的用心,基于园所特色给与特殊儿童更多的包容和关爱,在游戏中感受到普特幼儿互惠成长的美好情感。 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党总支王韬书记从“三感”“三共”进行总结。看似无痕有痕,看似无意却有意,庄桥街道中心幼儿园理念积淀、课程实施、师资团队、幼儿品质,让人感谢、感动、感触。不管是特殊教育还是学前教育都有共性,教育人有情怀,把智慧、爱心、耐心投洒向我们自己的领域。两所学校可以寻求合作的结合点,相互助力,携手打造融合教育典型样板,获得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