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3日,宁波市第十五中学开设了一堂有意义的思政课,执教老师潘扬飞正在上一堂关于生命教育的课。 课堂伊始,一段视频引人入胜,镜头里扫过了从咿呀学语的1岁婴儿到白发苍苍的100岁老人,百年光阴就浓缩在了短短的两分钟里,同学们的表情从轻松到凝重。“假设人的平均寿命是75岁,那么人生总共也就不到三万天,仅900个月。”同学们在潘老师的指令下,用画笔在纸上涂色,以可视化的形式将生命的长度呈现在了白纸上,生命之短、流逝之快在看似单薄的纸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看着学生们涂色基本完成后,潘老师顺着学生们的情绪说道,“在座的大部分同学,从小都由父母陪伴着长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离开父母的机会和概率都会随之增加。” 
“原来我的人生已经过了一小半了。”“时间怎么这么快,太扎心了。”涂完格子后,学生们感触颇深,班上已经传出了小声的啜泣声。他们发现,人生的900个格子,能陪伴父母的时间其实真的不多。很多女生看着刚涂完的纸,表情沉重,沉默不语。平时不善表达情感的男生则表示,要多珍惜和父母相处的时光。人生短暂,所以要好好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松柏凝翠又一春,细雨纷纷清明时,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知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有助于青少年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形成健全的人格,深化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 据了解,这节思政课是由该校社会法治教研组集体打磨准备的,老师们希望这节课能让学生最直观地感受到时间流逝之快。潘扬飞表示,现在社会上的“拖延症”越来越多,“来日方长”“不急于一时”是很多人行动力弱的借口。她希望借由这堂课,让学生们有一种“倒计时”的紧迫感,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如何上好一堂思政课?对潘扬飞而言,就是要在课堂中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或者走心的课堂形式,让学生们自发地获得新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