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菊花,我爷爷经常泡茶喝。” “那是橘子皮,原来它也是中药呀!” 近日,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中医药文化进幼儿园”活动。镇卫生院中药科的医生带着孩子们制作能够预防“甲流”的中药香囊,并向孩子们普及中医药文化。 活动现场,孩子们齐齐围在中医药材区,陈皮、茯苓、太子参等常用药材琳琅满目。他们一边听医生介绍中药材的习性、功效,一边在体验区认真地装药粉、封口袋。 “原来小小的草药,竟然有这么多用处!”大二班的汤秀怡小朋友感叹道,怪不得有时候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奶奶会给我熬中药喝。“虽然很苦,但是喝了之后真的感觉身体变好了。” 据现场医生介绍,预防“甲流”的药粉是由薄荷、藿香、白芷、防风等七味药材磨成粉后混合而成的。“薄荷有疏散风热、清热降火、利咽透疹的功效,可以用于风热感冒等症状。其实很多人家里也种着薄荷,做菜、做饮品的时候也可以用它提味哦。白芷则可用来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等,如果以后小朋友们遇到牙齿痛的情况,也可以用它来泡水喝。”医生循循善诱,孩子们听得入神。 “预防甲流的香囊主要以芳香化湿类的药材为主,通过挥发,让中药成分从呼吸道吸入人体,从而发挥驱散秽浊、防御疾病的功效。”孩子们听完中药科医生的讲解,纷纷感叹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没有想到,中药还能做成香囊,闻起来还香香的呢!”大二班的刘昱佑小朋友手捧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满心欢喜。 
孩子们将香囊佩戴在胸前,并表示会一直随身带着。“最近,甲流来势汹汹,本次活动通过‘学习+体验’的模式,给孩子多一层防护,让他们感受中医药文化的无穷魅力。”该园副园长陈芊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