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市)教育局,宁波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宁波前湾新区教育文体和旅游局,各直属学校(单位):
现将《2023年宁波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教育局
2023年2月21日
2023年宁波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
2023年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和水平,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加强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精心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活动,发动各科教师形成备课、宣讲合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依托诵读、绘画、读书征文等青少年听得懂、学得会、做得到的活动形式,开展“童心向党”“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新时代好少年”等系列活动。精心打造一批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微团课”“微队课”,组建学校宣讲团队,开展朋辈宣讲。持续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我的家乡在‘浙’里”“我和宁波这座城”等系列教育活动。
2.扎实开展各项专题教育。推进“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公益活动、扶贫帮困助残、助学支教等活动常态化开展。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选拔组建“小红缨”红色故事宣讲队,组织中小学生讲好革命英烈故事,营造全社会尊崇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等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二、推进思政课程建设
3.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意见》,突出思政课关键地位,充分发挥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的作用。组织开展优质思政课教案征集活动,评选一批思政“金课”。严格落实思政课时和内容,义务段落实道德与法治课进课表。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配备,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人才培养,通过开展备课评课、思政课评比等活动,提高思政课教师教科研能力和育人水平。
4.持续推进“红色根脉”思政课教育。深化红色读本、思政金课、党史微课、红色景观“四个一百”建设,开设网络云课堂,固化建设成果,将思政金课100例、校园红色景观100个编印成书册,发至各地各校推广使用。
三、强化德育队伍建设
5.完善班主任队伍建设体系。高质量承办2023年浙江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选好苗子、集训提升、集智攻关,市级集中培训、区县个性化培训、分层分阶段强化培训,全面提升宁波市在浙江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上的成绩。持续完善“新秀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名班主任”三级专业成长体系。组建第二批市名班主任工作室,评选第三批市级新秀班主任,组织宁波市第二期中小学名优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和宁波市第二届中小学新秀班主任研修班。
四、健全协同育人体系
6.持续推进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建设。构建市县校三级学生成长指导体系,着力打造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学生理想指引、学业指导、心理引导、生涯教育等全方位成长指导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市级示范性学生成长指导工作站、培育学校、特色课程共建基地的建设,努力形成一批卓有成效、具有一定影响力辐射力的学生成长指导经验和品牌。
7.持续加强心理育人成效。强化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开展危机事件复盘,完善心理高危学生复学及追踪机制。举办宁波市第二届“5·25”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节,组织“幸福巴士”系列活动,面向大学生和乡村中小学生开展关爱守护行动。加强对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等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密切相关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8.建立健全家校共育机制。组织家校社医联动开展“问题会诊式全程性家庭教育服务”进社区工作,组织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相关专家,联合班主任、社区工作者、家长亲友等关键对象,深入开展研究、会诊、实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个性化家庭教育服务模式。持续推进学校家长学校规范化、数字化、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家长成长学院的作用,开发推广家庭教育课程资源,组织家校共育、亲子互动等活动,同时征集评选一批家庭教育优秀课程。
9.广泛开展青少年阅读活动。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举办宁波市教育系统第十一届读书节,举办宁波学生诗词大会,推进师生阅读、亲子阅读,引领“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建设,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学生阅读指导工作机制。
10.深入推进研学旅行工作。充分发挥宁波市研学旅行专业委员会作用,强化行业自我管理,构建多元治理规范有序的研学旅行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并推广“甬上研学”数字化平台,加强对研学实践教育全过程优化管理,促进研学旅行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积极探索基于社区的研学组织体系,鼓励支持家庭亲子研学。组织2-3期研学指导师培训班,进一步提升研学指导师专业素养和能力。
五、全力抓好文明创建
11.深化文明校园建设。认真落实新修订的管理办法和测评细则,开展第五批宁波市文明校园创建评选工作和市级文明校园“回头看”,选树一批市级文明校园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全国文明校园。全力做好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高标准做好台账资料收集整理、实地检查和问卷调查等各项工作,为宁波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教育力量。深入开展“师生有礼·示范先行”文明素质养成行动。
12.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培育、选树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典型,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推荐宣传活动。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组织开展师生广泛参与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挖掘节日文化内涵,深化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