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
打造“卓越教育”发展新格局,保障海曙中学高品质发展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上教育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李晨)2月3日下午举行的2023年海曙区教育工作暨春季开学工作部署会议,总结了去年全区教育在教育改革、人才引育、推动高质发展、服务保障、筑牢基层基础等方面的成效,并动员全区教育系统上下紧紧围绕“卓越城区打造卓越教育”的目标要求,探路先行、争先进位,奋力开创海曙教育卓越发展新格局。
会议上具体部署了今年五方面的工作:
狠抓党建引领,把牢卓越教育的发展方向。其中包括全面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深化省艺术教育实验区建设,强化劳动、体育、美育教育,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等。
狠抓改革创新,增强卓越教育的发展动能。先试先行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持续深化教育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有效发挥海曙中学市区共建共管的机制优势,全面保障海曙中学高品质发展;加快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构建小学与初中、初中与普高的学习共同体;深入推进省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建设、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省级试点项目、省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建设等。
狠抓深度融合,夯实卓越教育的发展基础。优化管理体系,推动构建分工合理、运转协调、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不断深化“以起点看变化”的城乡一体化学校发展性评价体系,持续推动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内涵发展;补齐教育短板,紧盯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两大创建任务及省教育现代化学校申评工作,按照“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的原则实行清单式推进、销号式管理。
狠抓专项行动,提升卓越教育的发展成效。这些专项行动有卓越学校打造行动、卓越校长培育行动、卓越教师培养行动、卓越学生成长行动等。
狠抓民生关切,彰显卓越教育的发展温度。优化资源配置,以优质教育助力城市开发建设、推动空间结构重塑;推进平安校园标准化、智能化建设,提升“智安校园”应用能力与水平,计划创建市级5A级平安校园5所;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做强家庭教育“海贝计划”,办好“海贝大讲堂”;加强“15分钟学习服务圈”建设,推进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建好基层老年大学等。
镇海
投用新校园6个,投资千万让学生“食更优”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胡艳)做好六大民生实事,投用、续建、新开工一批项目,镇海中学甬江校区借址首届招生……2月6日下午,镇海区2023年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关于镇海教育今年的重点工作,会议都进行了明确。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镇海区教育局向社会承诺办好“护苗工程”6件民生实事:
一是“食更优”项目。安排资金1000万元,改造提升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保障学生饮食安全,改善学生就餐环境。
二是“行更畅”项目。在前几年全面建设完成校门口家长接送区基础上,今年将选择7所学校,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校门口综合环境整治、交通拥堵缓解行动,打造最美上学路。
三是“校更敞”项目。投用学校、幼儿园等教育项目6项,包括明德书院、镇海中学改扩建、实验小学西扩、贵驷小学扩建工程,及镇海幼儿园蛟川分园、崇文花园配套幼儿园等项目,加上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庄市校区借址提前招生,2023年度新增学位达到5000个以上。同时,续建和新开工教育项目6个。
四是“景更美”项目。结合红色根脉守护、传统文化弘扬,再新建10个左右红色小景或校园文化景观。
五是“体更健”项目。开展儿童青少年亮睛正脊行动,学生近视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筛查义务教育段学生脊柱2万名以上。
六是“研更趣”项目。加强青少年学生社会实践和研学旅游活动,开发区级以上主题研学路线1条,建设区级以上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5个。深入开展小学课外“学伴小组”活动,全区小学课外“学伴小组”个数达到1400个。
在镇海教育今年要做的一系列重点工作中,创新育人方式被列为一号工程,重点将做三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三有三声”课堂建设。2023年“三有三声”课堂建设的主题为“对话、开放和创新”,将评选首批区级课堂改革先进教师。
二是深入实施学科特长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高水平教师引进与培育、课堂教学改革、课后服务优化完善、开展夏(冬)令营活动、与高校合作等多种途径加大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五大学科”竞赛水平,抢占人才培育高地。
三是积极助力“科学家之乡”打造。充分利用“院士之乡”历史传统和甬江科创区的区位优势,协同全社会合力打造“科学家之乡”,重点做好学生争当科学家志向教育、科普推广、创新人才培育、助力高层次人才来镇创业和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等工作。
北仑
抓好“两件大事”,迭代升级建设“三个校园”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上教育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杨阳)2月3日,北仑区教育系统举行2023年度工作会议,“新春第一会”透露出满满的干劲。
在新的一年里,北仑将聚力攻坚,紧紧抓好两件大事。首先是聚焦“有学上”,持之以恒促进教育公平。加速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拟投用新碶小学、北仑职高、浙师大附属芦江书院二期扩建,青墩幼儿园新建,中心幼儿园星中路分园改建等工程。加快柴桥中学扩建,镇海中学甬江校区、淮河小学东校区、人亚学校、城湾幼儿园新建等项目进度。加速启动临港经济示范区配套学校、滨江新城第一学校、大碶庐南片区配套学校、凤凰城配套学校等新建项目。稳步推进高质量公办园扩容增效,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分布,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同时聚焦“上好学”,驰而不息提高教育质量。
2023年,北仑将擦亮品牌,迭代升级建设三个校园。一是在“美丽校园”基础上迭代升级打造“健康校园”。推进教室智能灯光改造、食堂燃气“瓶改管”、学生午休“趴改躺”等实事工程实施推广,研究推出学校营养菜谱,建设评选一批“健康食堂”。稳步降低学生近视率、蛀牙率、肥胖率,保障学生身心健康,营造让学生眼里有光、脸上有笑的校园环境。二是在“书香校园”基础上迭代升级打造“文化校园”。坚持办好读书、体育、艺术、科技四大校园节和体、艺、劳各类活动竞赛,打造有文化底蕴、有地域特色、有学校品牌的校园文化。三是在“智慧校园”基础上迭代升级打造“数字校园”。加速推进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加强“随时学”、“随时问”、智能触控一体机、“入学百事通”等系统设施深度应用,以数字化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升级服务水平。
北仑将稳步推进四方面变革。坚持教育评价引领,推动育人源动力变革。持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突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纠正“五唯”倾向。坚持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推动育人方式变革。不断升级课后服务品质,打造一批体、美、劳品牌特色课程,帮助学生实现适性发展。坚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育人能力变革。坚持“三定”“三聘”“三评”原则,不断加强教育人才引育留用力度,培养更多名特优教师。坚持家校社和谐共育,推动育人环境变革。进一步建好用好家长成长学院等,汇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强大合力。
鄞州
宁江粉末地块校名定了,惠风书院、学士小学将建新校区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蔡微波) 2月6日举行的2023年鄞州区全区教育行政会议,对2022年全区教育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并对今年的教育工作作了部署和要求。
2023年,鄞州区将开足马力拼速度、拼质量、拼效益,重点突破“六个项目”:全面推动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优化提升教育数字化改革成果,配合推进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全力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认真做好规范民办义务教育的后半篇“文章”,扎实完成教育系统编外用工规范提升工作。
扩充一批资源,持续扩充完善教育资源。今年将竣工验收首南一小西校区新建工程、杨柳郡D3-1地块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堇山小学南校区扩建工程、江东实验小学体育馆改扩建等5个项目,新增中小学学位7000余个;推进余隘地块学校新建、钟公庙中心小学北校区(宁江粉末地块)新建、云龙中学迁建等工程,启动首南中学扩建、前殷地块学校新建等工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左右。为进一步破解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难题,将谋划推进惠风书院南校区、学士小学南校区等建设,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实施“校园清凉工程”,逐步推进中小学教室空调安装工作,落实100%初中学校安装空调。
守牢一条底线,维护系统安全稳定。迭代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强化源头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全面推行鄞州实验中学“慧眼”接送系统,优化校园周边上下学交通组织,再创5A等级平安校园6所,100%学校建成校园智能安全防范信息平台。联合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民政等部门,利用第三方力量,加大对隐形变异学科培训的检查巡查力度。加强民办学校(幼儿园)监管,抓好规范化办学工作。
推进一项攻坚,实施“一老一小”攻坚行动。在“一老”方面,继续孵化新增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20个(总数160个左右),新增学位1000个,基本建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老年教育办学网络。在“一小”方面,依托空余出来的幼儿园学位支持普惠性托位建设,新增200个以上托位,同时推进托幼一体化研究,加强教育资源整合。
奉化
投入4亿多建设9个项目,重点抓好“四个三”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乌雯雯)近日举行的奉化区教育系统2023年春季校长会议,强调2023年奉化区教育系统要重点抓好“四个三”。即推进“三项计划”提质量、实施“三项工程”优队伍、攻坚“三项创建”强品牌、力促“三项行动”惠民生。
在推进“三项计划”提质量上,要以推动提档升级创建、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内涵提升等“五大行动”,全力打造“奉有优学”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以学校常规管理、教学改革、队伍建设、资源引进为突破口,确保“奉中崛起计划”稳步推进;以优质高校合力办学深度融合,探索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有效路径,“城南教育崛起计划”初见成效。在实施“三项工程”优队伍上,推进校长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探索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不断提升校级干部队伍管理能力;推进教育人才金字塔工程,完善名优教师考核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搭建阶梯式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师德师风铸魂树美工程,开设教师“初心讲堂”,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和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选树一线优秀教师。
在攻坚“三项创建”强品牌上,奉化区教育系统将推进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力争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国家级评估;持续加快公办园扩容步伐,启动申报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对标省、市要求,统筹做好各学段创建安排,推动省现代化学校创建取得更大突破。
在力促“三项行动”惠民生上,奉化区教育局继续推进教育项目建设五年行动,2023年计划投入约4.3亿元,实施建设项目9个;推进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行动,探索建立“一体两翼”工作格局,为奉化主要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推进校园安全“四个一”行动,不断守牢校园安全底线。
会上,各分管领导就分管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奉化中学、江口中学、浙师大附中、尔仪小学、溪口中心小学、萧王庙街道中心幼儿园、奉化开放大学进行了交流发言。
慈溪
促进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启动一批教育项目工程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上教育 记者 马亭亭 通讯员 施靓)2月6日,慈溪市教育局召开2023年度全市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23年慈溪教育将聚焦“更高质量教育教学,更高效能办学治校”核心任务,凝心聚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学校空调项目实施,启动市实验幼儿园新潮塘园区新建、文锦书院二期新建、特殊教育学校和开发小学迁建、龙山镇新城小学新建等工程,实施好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行知职校合作办学建设项目。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坚持普高教育优质特色、加快职业教育高位突破、促进终身教育融合便捷、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加快交流合作。
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加快教育人才培养。加大优秀教师储备力度,实施招生与招聘并轨的新教师定向培养政策,提高新教师招聘质量,努力引进紧缺高层次教育人才。健全教师成长发展体系,提升全市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加强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的“三名”培养工作。
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首要任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和深化清廉教育、清廉机关、清廉学校建设;建强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加强日常监督执纪问责。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切实提供教育各项保障。重视随迁子女就学(省民生实事项目),提供民生保障。提升校园安全能级,提供安全保障。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加强品牌创建,提升德育水平。二是探索评价改革,提高工作效能,着力推进小学综合评价、指导初中做好综合素质测试与评价,开展教师教科研业绩评估,加强考试评价研究。三是加强体艺工作,提升整体素质。四是加强劳动教育,打造一批劳动教育基地和特色学校。五是加强心理教育,维护身心发展,运用好市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推进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建设。
宁海
抓好“六大新提升”工作 确保6个新校园建成投用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徐鸿鑫)2月6日,2023年宁海县春季校长会暨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在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西校区举行。会议强调,2023年要重点抓好“六大新提升”工作,深入推进“宁好学”工程,持续提升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为推动现代化“双优”新宁海、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提供教育力量。
“六大新提升”工作分别是:
在加强党的领导上全力实现新提升。全面推进全县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到2023年底全部调整到位;深入探索“党建+教育”工作模式,开展“党建融合示范校”评选。
在推进立德树人工作上全力实现新提升。加快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持续完善班主任专业成长体系;建立健全校内校外一体、课内课后并进、线上线下协同的素质教育工作机制;探索县镇校三级学生成长指导全方位多角度联动模式,完善家校社“三位一体”育人模式。
在提高各类教育质量上全力实现新提升。确保2023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0%,全县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0%;加强课后服务管理系统和作业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平台的运用,有序引导校外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完善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定向分配等管理办法,引导初中学校均衡发展。
在涵育师德师能建设上全力实现新提升。优化名优骨干教师推荐评审工作机制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建设乡村名师工作驿站和教师专业发展基地。
在促进教育优质发展上全力实现新提升。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健全中小学“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心理危机预警体系;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
在优化教育服务生态上全力实现新提升。确保城西幼儿园、浦西幼儿园、桥头胡中心幼儿园、职教中心三期、桃源二小、桃源二中按期建成投用;推动县幼儿艺术培训中心、长街第二幼儿园、力洋学前教育中心、银河小学教学楼提升工程如期建设;谋划宁海中学、知恩中学、柔石中学、城关中学改扩建;分步推进中小学普通教室空调设备改造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