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教育新闻>本地信息
“05后”对话“10后”,“你知道南京大屠杀吗?”

“同学们,说起南京,你们会想到什么?”12月6日下午,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在五乡镇中心小学进行。讲课的“老师”是来自五乡中学高二(11)班的刘薇臻、屠佳欣两位同学,听课的是该校四年级3班的小学生。与预设的秦淮河、夫子庙、中山陵、盐水鸭大不一样,小学生们脱口而出的就是“南京大屠杀”,令小老师们有些猝不及防——因为这节课的主题就是介绍南京大屠杀。

在经历了开场的小紧张后,两位同学从容地完成了既定的三块教学任务:南京大屠杀的大致经过、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英烈和保护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以及当下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段历史。为避免血腥照片可能带给小朋友们的不适感,两位同学尽量选择国外报刊报道和日记等史料呈现这场民族灾难的冰山一角。整节课小朋友们听得认真,并踊跃回答小老师的提问,他们以孩子的视角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我们绝不能忘记!

据悉,在第十个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宁波市五乡中学于一个月前就开始策划为期十天左右一系列纪念活动,并成立了由高二史学社六名学生组成的项目组,全程参与本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刘薇臻既是学校史学社的社长,又是该项目组的组长。为了上好这节课,两位同学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分工查找了不少历史资料,特别参考了由江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国家公祭日小学版读本《血火记忆》。为了能更好地吸引小朋友,她们还专门在网上下载了介绍德国人拉贝保护中国难民的动画片。

为什么要让高中生去给小学生上课?本次活动指导老师,五乡中学的历史老师陈欢夸表示,主要是两个考虑:一是担心受邀和我们一起参加公祭仪式的小学生缺乏系统的历史学习,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知之甚少,行前的授课可以作为13日当天公祭仪式的一个铺垫;二是希望借此机会锻炼下选考历史的高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毕竟最高效的学习方式是教会别人。

而实际情况是,虽然这个班的小朋友去过南京的极少,但大多知晓南京大屠杀。陈珈源同学两年前就听妈妈讲过南京大屠杀,听了这节课后印象更深刻了;李宗泽同学的家长还带他去参观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时就感觉触目惊心,这节课上他积极发言,指出日军在南京的暴行铁证如山。陈老师表示,“小学生的表现还是非常值得我们欣慰的,这说明我们国家这些年无论家庭、社会还是学校教育,在普及中国近代史方面形成了不自觉的共识。”

明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生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都将纳入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纪念活动的日子中来。“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可以通过加强区域内不同学段的横向协同实现,安排高中生给小学生进行宣讲,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五乡镇中心小学校长鲍淑琴说。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