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微光,星火成炬。近日,2023年第三季度“宁波好人”发布仪式在奉化举行,活动现场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宁波好人”名单。其中,宁波教育系统4人入选。 
这4人分别是: 武玉学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生化学院党委委员、教工支部书记(敬业奉献类) 莫莹素 奉化区培智学校副校长(助人为乐类) 沈斌超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大三学生(助人为乐类) 纪光哉 北仑区育才小学食堂厨师(诚实守信类) 一起来看看这4位“宁波好人”的事迹。 1.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武玉学 
武玉学,宁波市科技特派员,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生化学院党委委员、教工支部书记。 武玉学出生在农村,对农业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自2013年起,他发挥专业特长,主动请缨先后担任宁波市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科技特派员团队和园艺生物技术科技特派员团队首席专家,通过助企纾困、加速产业转型 升级,带动农民致富、农村发展。 他先后承担及参与国家、省、市有关科技项目和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开发新产品新工艺20余个,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先进工作者”“宁波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2.奉化区培智学校 莫莹素 
莫莹素,1989年出生,中共党员,奉化区培智学校副校长。2010年至今,不断为患有智力残障、肢体残障等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儿童开展特教上门送教服务,累计帮扶超8000余次,坚持为至少25位无法上学的重度智残儿童提供个性化、系统化、持续化的上门送教服务。 她开创“灯光台阶”帮扶模式,与康复师、教师、心理医师和好邻居一起开展阶梯式帮扶,为残疾儿童提供文化知识、生活适应和康复训练等服务。 她对待学生充满爱心和耐心,对待家长悉心解惑,用实际行动传递了爱心和希望,她的感人事迹曾登上人民日报。她还获得宁波市“四有”好老师、宁波市首届特殊教育最美教师、第五届最美奉化人等荣誉。 3.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沈斌超 
沈斌超,1999年出生,浙江平湖人。生活中的他热情、善良,经常参与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2020年退伍后,沈斌超考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成为一名大学生。也正是在那一年,他自愿加入了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2022年11月,沈斌超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2023年4月,他顺利完成了高分辨血样采集和体检环节。最终,捐献时间确定在期末考试阶段,沈斌超立刻答应下来,他说:“考完试,我就来!一定来捐献!” 期末考试一结束,沈斌超马不停蹄地前往医院。7月14日上午,他瞒着几乎身边所有人,悄悄住进医院。在宁波某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成功捐献185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浙江省第93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很 快,这些生命的种子被送到外地,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希望。通过工作人员,沈斌超得知这次的受捐者是一位母亲,他还收到了对方的一封感谢信。 沈斌超的事迹被人民网等多家媒体转载,他说,救人是一件天大的事,能够完成这件大事,他感到很高兴。 4.北仑区育才小学 纪光哉 
纪光哉,1960年出生,宁波人,北仑区育才小学食堂厨师。他在华山小学工作13年,是名副其实的华山食堂“首席大厨”。2022年8月,育才小学民办转公办,与华山小学组成教学共同体,他便来到育才小学继续做 食堂的“宝藏大厨”。 育才小学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为主的学校,大多孩子来自安徽、湖北等地。他了解到,很多孩子因为在老家养成的饮食习惯,吃不惯清蒸的海鲜,蔬菜喜欢重口烹饪,这些他都提早做了功课。为此,他将原有的手艺融合了外乡特色,打造出育才独有的风味。 他还经常主动跟师生聊:“明天你们想吃什么?”在他看来,吃饭是大事,身为厨师,要让师生们吃得舒心,吃得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