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减下来的时间干什么?宁波慈溪市南门小学提出“向在校时间要质量”,通过多元、层级、个性化的体艺类、实践类活动,补充和丰富形式,培育五育并举的新时代少年。 一是思维类活动,重过程、重操作。为满足“学后托管”的内涵发展需求,学校开设《拼图达人》《堆栈高手》《折纸》等思维类课程,让学生通过操作、合作、交流等过程,发展思维的关联、层析、系统、迁移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是艺术类活动,重层级、趋融合。学校自编系列手工课程,素材来源于学生日常喜闻乐见的生活实际,将学校的本真文化与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其中。教材有层级、有系列,共3册,分低、中、高三段,共6个主题,分别是“畅想”“书魅”“花香”“球韵”“变变变”“践行”,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手工创作。课程以艺提技、以劳促德,是实现五育融合课程之一。 三是实践类活动,全员性、育人型。积极践行“全员设岗”的德育课堂,全校推开争创“岗位小能手”,人人参与班级管理,人人都是班级的小主人。小岗位保证班级日常生活有序开展,“瓷砖小精灵”“黑板美容师”“阿拉丁”……学生分工明确、责权统一、协调配合、民主自治。通过小岗位为班级服务,不仅锻炼自身劳动能力,更能体验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与人为善之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