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比赛结果揭晓,在线上Super AI超级轨迹虚拟机器人赛项中,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王子俊和张鹏飞两名同学从136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双双获得一等奖。其中,王子俊同学以200.115的高分夺得冠军。这是我市唯一一支获奖且摘得最高奖项的高中学校队伍。
本赛项2022年竞赛主题为“星际家园”,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现场公布的路线和任务,对机器人的设计和制作,完成“星际家园”的探索任务和建设任务,着力考验学生的工程设计、逻辑思维以及临场应变等综合能力。
“拿到冠军,离不开学校和企业老师的双重指导。”王子俊说,校企共育是他夺冠的秘诀。
校企合共融共育是秘诀
王子俊是21计算机2班学生,2个月前,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上,刚刚以满分摘得智能餐饮机器人项目一等奖。为了备赛,暑假里,他每天都到校企合作单位报到,哪怕顶着炎炎烈日,从不喊苦喊累。
依托企业的技术力量,各类机器人和应用场景,在这里,完美践行着“学中做,做中学”,企业导师、王子俊、其他学员之间,形成了一种打磨、精进、超越的良性互动学习模式。
小王介绍,通常企业老师出个方案,学生们头脑风暴,共同解决,反复研究“通关”。因其出色的计算机水平,小王还带了20来个小学员,做大伙儿的指导老师。
“小同学们也参与其中,他们能从自己的视角发现问题,哪怕是微小且容易忽略的统统会提出来。”小王说,出现每个问题都能让他兴奋好一会,自己会先和企业的老师一起探讨,再把最优的方法交给小同学们。“我学一遍,再教一遍,就是一个巩固提升的过程。”
在一次任务模型的调试过程中,有小同学发现框有时不能顺利接住落下的小球,随即将问题反馈给了王子俊。带着问题,王子俊和大家一起精细化处理程序、调整结构容错率等,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而该问题的解决逻辑,恰巧也是本次比赛所考验的一项重要能力。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悉心指导,电脑组老师们采取“传帮带”的方式,群策群力,一组接着一组干,不断带领学生在专业技能、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
据悉,机器人比赛讲究的是机器自动化运行,依靠自主设计的机器人工程结构在无人为操控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化信息处理。要想实现这部分功能,需要扩展和改装机器人,搭建多样化的传感器,能够使机器人收集信息,对身边环境做出信息采集和自动化处理。在实际生活应用中,常见的酒店送餐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都是属于同类型应用。
在兴趣中找到人生方向
初中时期,王子俊已经在机器人领域崭露头角。初二就摘得了市级比赛一等奖,中考填报志愿时,听闻东钱湖旅游学校有机器人特色社团,果断地报了名。
2021年,王子俊如愿进入该校计算机专业。初入高中的他,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自信心不足、上课总打瞌睡。然而,这个男孩并没有放弃自己,在机器人社团蜕变成长。如今,学习成绩也从中等偏下提升到了班级前茅。
平时,只要一有时间,他就“泡”在社团,有时为了争取时间,直接把作业带到机房,晚上训练到9点依然不觉得疲倦。除了常规训练,他还给自己定任务,从单纯的“完成”向“找漏洞”“提速”一步步精进登顶。
“通过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我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更可贵的是,找到了未来的人生方向。”如今,这位17岁少年拿下了世界级奖项2个、国家级奖项2个,省级奖项1个,市级奖项5个,区级奖项2个,其中一等奖6个。
重视学生科学素养教育
该校加强科学素养教育,重视创新类科技人才培养。创办机器人创客实验室,开设机器人社团课,通过富有挑战性的项目,将学生在课程中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融入竞赛过程。师生同台学习,制定详细的训练表,师生一起利用每天中午和晚自习前的空隙进行机器人集训,以此激发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编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近年来,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科技类比赛中摘冠。
据悉,世界机器人大赛(World Robot Contest)自2015年起已举办7届,共吸引全球20余个国家近20万名选手参赛,被各大主流媒体广泛赞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
世界机器人大赛围绕科研类、技能类、科普类三大竞赛方向,设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应用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共四大赛事,旨在不断发挥自身平台优势,激发机器人行业的科技研发潜力,成为推动全球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