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宁海县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相融合,培育具有优秀融合教育专业素养的学前骨干教师,近日,宁海县“学前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梅林幼教集团花园园区举行。□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周金 本次活动以“构建特殊教育课堂教学支持策略”为主题,分学前融合教育课堂教学展示、学生个别化训练课堂教学展示、观点报告与课堂评析三个环节展开。各幼儿园资源教师、特殊教育联络员、融合教育教师(包含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教师等)30所学校参与此次活动。 据宁海县教研室特殊教育教研员朱秀亚介绍,特殊教育一般可分为三种形式,即开办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内设置特殊教育班、在普通学校的班级随班就读。目前随班就读在宁波较为普遍。 “面对特殊孩子的教育,我们要有‘零拒绝’的全纳观念。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和一日生活的课程中要充分给予这些特殊孩子适宜的融合环境。如何做到随班就读,普特融合的优质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朱秀亚说。 在两节课堂教学展示中,老师们都从“大胆说”的角度引导孩子感知语言的听和说。宁海县梅林幼教集团周开老师执教集体活动《跑跑镇》,利用绘本和音效结合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根据事物的特征大胆想象,猜测并尝试使用简单句式讲述想象的内容。宁海县培智学校孙丹萍老师执教的语言个训活动《C的构音训练》,通过专业的发声设备、趣味的口舌操练习和口肌小游戏来提升学生口部力量。在生活游戏“买菜”过程中,孙丹萍通过可操作的情境道具来熟悉c的构音,帮助学生完成刺猬、菜、葱、草莓等词语的构音训练。 在观点报告与课堂评析环节,宁海县学前教研员陈海俏围绕绘本主题选择的结构、针对特殊儿童的教学策略、儿童现有学情的目标落实对此次教学展示课进行了专业点评。 此次活动旨在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及融合学前教育教师在教学支持策略的设计、运用、调整等方面搭建起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有效促进了宁海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推进了融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宁海县教研室副主任胡志鹏表示,本次活动是该县第一次开展学前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研究,非常有意义和价值。未来,宁海县特殊教育教学研究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要改变学前教育现有的教学观念,平等关爱关注特殊儿童;二是加强研究对于特殊儿童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开展研讨活动;三是特殊教育的老师要向幼儿园学习,充分调动普通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普特融合。 《现代金报》2022年12月6日第A3版: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