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照银老师坚持在教室上课。 通讯员供图 |
![]() |
用衣架做直播台。 |
![]() |
钱申达老师坚持手写。 |
2022年末,上网课又成为了教学常态。流水的学生,铁打的老师。随着疫情的蔓延,线上直播间的学生来来回回,老师却一直岿然不动地上着网课。他们的状态如何,又是如何值守云端课堂的?2022年末,上网课又成为了教学常态。流水的学生,铁打的老师。随着疫情的蔓延,线上直播间的学生来来回回,老师却一直岿然不动地上着网课。他们的状态如何,又是如何值守云端课堂的?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屠璐璐
A
老师们“花式”上网课 上课形式改变 初心不变
用衣架搭建直播台、去空荡荡的教室直播上课、体育老师成了健康管理师……疫情之下,老师们的上课热情不减。为实现最佳的课堂效果,象山县鹤浦中学的老师们各出奇招,开启了“花式直播”。
在开展线上数学课时,数学老师们考虑了到课件的局限性——无法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解题过程,不利于学生理解。于是,他们决定延续课堂中手写板书的教学方式。那么直播工具哪里来?
教初一的数学老师张杰想办法搭建了一个直播台:利用家里的书桌固定住一个衣架,再在衣架上放置手机,最后将试卷放置在镜头下,一个简易的直播平台就搭建好了。“直播时要随时关注试卷在镜头前的位置,每一次移动试卷都需要关注手机里试卷的位置。”在多次尝试下,张杰也逐渐掌握了摆放方法,为同学们呈现了生动的线上课堂。
教初三的数学老师钱申达则采用了更为“先进”的直播方式:通过手机与平板配合开展直播。“我先把试卷转为文档放在平板中,此时平板就有了黑板的作用,然后再用支架固定手机,对着平板进行直播。”
在钱申达的直播课中,为了吸引同学们更快地进入课堂,活跃课堂气氛,他在课前播放了多首“暖场音乐”,进入课堂的同学们纷纷留言,“课堂氛围实在太棒了。”“这不就是我们班经常一起唱的歌吗?老师太懂我们了!”
老教师陈照银没有年轻教师们那么会用电子产品,采用了最朴素的教学方式:来到了空荡荡的教室,拿出平时上课的状态,对着手机支架上课。“我没有平板那种电子产品,对智能手机也是一知半解,还是用最传统的方式比较安心。”
陈照银决定在上网课期间,每天都去学校教室“正常”上课。他并不觉得对着空教室讲课有什么问题。“只要心里有学生,在哪里上课都行,我能想象出他们认真听课的画面,自然不会懈怠讲课的质量。”陈照银说。
对体育老师而言,开展线上教学更是一项全新的挑战。该校体育老师穆广鹏用体育锻炼打卡的方式,要求所有同学在家时要适当运动。
“在疫情期间适度运动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抵抗力,还可以增强同学们应对疫情的信心。”穆广鹏表示,如果他发现学生某一天没有打卡,就会去联系那个学生是不是“阳了”,那就直接从体育老师变身成“健康管理师”,“发现学生有恙,那我就会每天问他们有什么症状,怎么用药之类的,一起共克时艰。”
老师们的付出,学生都看在眼里。他们都表示会更努力地学习,不让疫情影响了学业。“虽然疫情阻断了出行的道路,但不能阻挡学习的脚步。作为一个初三学生,在哪里上课都是一样的,老师们那么辛苦,我们也不能泄气。”302班徐熙慧懂事地说。
“停课是对我们健康的保护,不停学是对梦想的追求。”该校校长刘辉表示,学校开展抗“疫”线上课堂,努力做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健康和学习,我们都要抓起来。”
老师之间的温暖流动 让线上教学充满温馨
B
“我有点发烧,能换一下课吗?”
“OK。”
近日,这个对话经常出现在老师们的聊天框中。疫情的蔓延让很多老师也陆续“中招”,他们之间守望相助,让老师们的教学生活在忙碌的同时也充满了温暖。
王麒铭是宁波市第十五中学实验校区初三年级的英语教师,从上礼拜开始,他感受到了身体的异样。“一开始就感觉喉咙痒痒的,想咳嗽,后来一量体温,有38℃多了。”王麒铭并不打算就此停课,但是他又怕强撑着上第二天的第一节课会影响教学状态,于是便找同事求助。
“没问题的,你上下午的课吧,上午多睡会儿。”得到了肯定的回答,王麒铭便放心地睡了个好觉。虽然到了第二天,他也没有好转,但是下午上课的确给了他一些缓冲的时间,尽可能以最好的状态给学生们上课。
“现在的情况就是不断有学生因‘阳’请假,其他学生继续正常上网课。等‘阳康’的一批同学回来上课了,可能又有一批同学请假了。”王麒铭说,老师和学生不同,如果老师倒下了,得有另外的老师来代课。“现在这种情况,每个人都自顾不暇,所以我们每个老师都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挑好自己的担子。”
王麒铭表示,虽然发烧、喉咙痛的症状很难受,但好在所有老师都拧成了一股绳,如果实在坚持不了可以和其他老师换课或者调班。”我们老师之间经常互相鼓励,这是一个难关,但只要我们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坚持下去,冲出‘毒圈’。”
《现代金报》2022年12月27日第A6版: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