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版>资讯>教育新闻

用脚步丈量家乡:五乡中学开展“五乡宋韵”主题研学活动

作者: 来源:宁波市五乡中学 日期:2022-12-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正在着力推进“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之一。针对五乡镇域范围内丰富的宋韵文化资源,对照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的学习活动要求,宁波市五乡中学语文和历史教研组联合开发设计了“五乡宋韵”研学课程,并进行了“试水”。

近日,该校20名高一学生代表,在语文、历史、地理三科教师的带领下,用一天时间行走了五乡镇域内的多处古迹,用脚步丈量家乡,用心灵感受宋韵。而这一天,正是975年前,27岁的王安石初任鄞县县令,从县衙出发考察鄞县东西十四乡的日子。

上午研学活动的第一站,同学们来到了当年王安石“登鸡山,观碶工凿石”的石山弄村,从历史、地理角度分析论证王安石所到之“鸡山”即为此地之“麂山”的种种可能性。接着,同学们驱车来到当年“碶工所凿之石”的其中一个可能去向——皎碶何村,在该校关工委老教师傅胜利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东碶桥、皎碶桥、碧环桥、夹塘旧址等,感受古代五乡先民在王安石等人号召下兴修水利、阻咸蓄淡、发展农业的勤劳与智慧。

下午,同学们先是来到了藏有苏轼墨宝《宸奎阁碑铭》的千年古刹阿育王寺,在碑刻前听语文老师董艳讲述苏轼的简要生平,并结合苏轼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和诗词作品,分析人生际遇和心镜对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随后又来到宝同村内,曾是南宋大儒王应麟家庙的铁佛寺,了解铁佛寺与浙江省非遗项目四明内家拳的渊源。接着,大家转场来到横省村,先后考察了南宋宰相史嵩之的父亲、郑国公史弥忠的墓道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横省石牌坊,从墓道两旁石翁仲的仪态及细节雕刻、石牌坊的精巧设计中感悟中国古代的工匠之巧和建筑之美。

今天,我们感悟宋韵文化,研习宋韵文化,就是要传承两宋文化中具有创造价值和进步意义的内涵,让千年宋韵光耀时代、映照未来、走向世界。正如高一(6)班李好同学所说,“我们重游王安石游鄞州的历史线路,感受到青年王安石勤政为民的实干精神;在皎碶桥上观赏古桥的榫卯石结构,理解了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在幽静的阿育王寺欣赏苏轼的墨宝,体悟着‘我书意造本无法’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本次研学活动师生们还到访了五乡中学1956年初创时的办校地点惠儿院遗址,祭扫了位于史弥忠墓道边的邵逸夫先生家族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