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奉化区新城实验小学主张从作业管理方面思考,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以“四个建立”的作业管理,切实有效地促进“双减政策”落地生根。 一、建立学生作业总量监控体系。每学期初,教研组确定本学期各年级学生作业的总体规划(包括使用作业本数量、难度、课内课后安排比例等);年级组确定各学科作业时间安排表。班主任对本班每天的作业总量进行汇总、平衡,结合家校联系本,对每晚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形成日反馈机制并备案。出现5人次以上,报年级组长处备案,每月出现5次以上情况,报教导处备案,由教导处协调整改。 二、建立作业批改检查制度。教导处将学生作业检查纳入每月教学常规检查范围,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对作业批改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教师在作业布置和批改中的“精选、先做、全批”,对教师在批改过程中的规范要求进行指导,及时反馈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并做好相应的作业管理档案。 三、建立作业负担过重预警机制。三到六年级每班推选一位小小作业监督员,由教导处统一管理。每周查看学生的《作业监督管理册》,整体把握学校作业情况,对反映的问题实时进行专题反馈。教导处将每学期对学生作业量、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等方面进行一次面向全体教师的专题分析会,总结经验,直面问题。 四、建立学生作业自我管理制度。多举措培养学生的作业自我管理能力。各班张贴制作直观形象的“我的作业打卡榜”,每天作业上墙公示,学生完成一项作业就自主进行标记。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兴趣十足地关注自己的作业完成进度,教师也能了解到当天学生的各学科作业量及群体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自我调整。 “四个建立”的作业管理方式是新城实验小学切实促进“双减”落地的重要方式,以此契机有效推进学校的探究性作业的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