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匡堰实验学校发挥现有教学资源优势,依托乡村复兴少年宫,助推课后服务,注重体验,提升教学效能,“玩深”学生学习,教师深度教学,不仅增强了课堂思维容量,同时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学校走出了一条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特色课后服务之路。 一是价值引领,凸显青少年发展。学校确立“复兴少年宫”核心建设理念:“寻秘色,蕴五彩,圆复兴少年梦”,选择“越窑青瓷文化传承”作为特色项目,定位于:寻找并学习秘色瓷,那种纯美和质朴的气质,勤劳勇敢,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蕴造五彩少年,培养文明守礼,勤奋向上,圆其复兴纯正少年梦。 二是环境熏陶,硬件设施扎实。学校建成面积约七百多平方米的越窑青瓷文化体验馆,是集教学、创作、交流、展览、收藏、研究于一体的慈溪市第一座校级体验馆。体验馆长廊上,陈列学生作品,介绍青瓷发展历史以及学校青瓷活动。体验馆内还设有青瓷碎片陈列室、青瓷瓯乐室、青瓷DIY室、青瓷制作室、青瓷绘画室、青瓷茶艺室、青瓷摄影室、青瓷电脑设计室、大师工作室等功能室。 三是课程架构,彰显校本化样态。形成以“五色课程”为内涵的五大课程:红色铸魂、绿色健体、紫色美育、蓝色力行和橙色暖心。开设青瓷摄影、青瓷 logo设计、青瓷绘画、青瓷制作、青瓷茶艺、青瓷电脑制作等八大社团。《青瓷文化与制作》被评为慈溪市优秀校本课程,《上林越瓷风韵》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 四是校企合作,丰富教学资源。学校定期邀请慈溪青瓷工艺传承人及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孙威、越窑青瓷瓯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丁钊年等专家到校给学生上课,通过“手把手”式的传承,进一步打造“工匠精神”,传承民族基因,坚定文化自信。定期带领学生去校外实践基地越窑青瓷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参观制作,组织学生参观青瓷博物馆,参观上林湖越窑青瓷窑址,参观青瓷展,参观慈溪市瓯乐团等,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家乡越窑青瓷的兴趣。 五是制度完备,保障课后服务质量。学校制定和完善学校“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管理制度,制定“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计划,确定年度重点工作项目。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充实少年宫的师资力量,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保障课后服务过程中指导教师及管理团队的权益,促使课后服务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