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一年多以来, 慈溪市附海镇中心小学聚焦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将“双减”改革进一步走深走实,致力于打造“安全、乐学、成长”的幸福校园,让学校真正成为育人主阵地。为切实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学校本着“形式丰富、自主开放、全面服务”的原则开展工作,把基础课程辅导作为重要内容,又以职业体验课程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不断追求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的课后服务新样态。 一是联结产业文化创设课程。附海镇是家电之乡、花卉之乡。学校将附海的地域文化、产业文化、人文精神融入课后服务课程,开设了小园艺师、小饲养员、小农民、小工程师、小导游、小营业员、小服务员等职业体验课程,既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 二是模拟场地打造实践空间。学校投入100余万元打造模拟场地和购买高仿真设施道具,先后推出小家电组装车间、工业设计实验室、农蔬种植基地、苗木培育基地、动物繁殖基地、海娃少警队等10个体验基地。依托附海小家电的产业特色,校企联合,借助涌潮电器有限公司这一实践基地,开设符合小学生特点的小小工程师职业体验课程,在校内模拟企业管理模式,设置研发部、生产车间、展示厅、销售部等专业场地,聘请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作为外聘老师指导学生,让学生切实感受职业体验的乐趣与创造性。 三是多方联结赋能特色实施。学校拓宽资源渠道,促进资源整合来凝聚育人合力,提升课后服务课程的吸引力。 与各企业、部门开展合作,把技术人员请进来,又把学生带出去在真实场景中获得真实体验。学校与先锋电器集团、宝工电器集团等附海小家电龙头企业建立产业研学关系,定时邀请技术人员、家电设计师作为外聘教师参与教学,让学生了解真实场景与模拟情境中体验上的差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期还与慈溪市逍林交警中队合作,带小交警们外出执勤,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劝导佩戴安全头盔等活动,用实际行动做交通安全的宣传者和践行者。校园里的“职场生活”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工作的辛苦,也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职业体验”课程提升课后服务育人功能,让学校真正成为赋能学生学习、助力学生成长的能量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