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双减动态
宁海县桥头胡中心小学:做好“加减法”,听“双减”落地有声

宁海县桥头胡中心小学创建于1903年,目前有36个教学班,1526名学生,98名专任教师。在百年发展的历程中,学校始终传承“养正”文化精髓,坚持学校内涵发展,不断实践探索、反思完善,确定“养正毓德,诚中形外”为学校校训。近几年,学校从教育的根本“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入手,重点建设“1+x”课程体系,做好加减法,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让双减政策落地,2022年评为宁波市义务段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实验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本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的原则,构建“1+x”课程体系,“1”就是基础课程,常规活动;“X”就是校本课程,个性活动。

一、提升基础课程执行力

学校教导处在制定完本学期课表后,按照课程要求配齐配足专、兼职教师98名,保障学生基础课程的落实。此外,除常规课程的基础实施,学校一直有阳光1小时活动。即每天上午8:00—8:30为学生早操锻炼时间,11:20—11:50为午操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这与2022《课程方案》大力发展校园体育特色课程要求不谋而合。全天候开放的心理辅导室,也保障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不仅如此,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对课后托管服务也展开了一系列创新实践。

二、传统项目课程化

学校是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市体育特色学校。桥头胡小学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体育课程,尤其是射击项目,更是收获颇丰。近些年来,学校射击队在全大市多次斩获佳绩,这离不开师生们的辛勤努力。每天早上7点,射击队员已在射击楼准备着装,扶枪进行训练。每天下午第二节托管课这些学生再一次前往射击楼拔枪射击,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学生们在沉闷枯燥的训练中日复一日,枪法日益精湛,在宁波大市比赛中为桥头胡小学射下那一份份殊荣。

每天早上的大课间,学校都会利用这3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加道“体育锻炼特色菜”,每周星期二、星期四在广播体操之后,学生将依次排开队伍,打起“千字文武术操”,据悉这套武术操是由学校体育教师于2020年疫情居家隔离期间,为学生创编,“千字文武术操”先后被多家市县级媒体报道。而每周星期三、星期五则是由六个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起“篮球健身操”,其中一个学生跟着音乐运起篮球,其他学生做相应的体育锻炼。音乐声的切换下,不同学生都有练习控球的机会。

在此背景下,由学校毕业的胡多灵同学,则是参与了U18女篮亚锦赛,并且助力中国女篮荣获亚军的佳绩,成功拿到了2023年U19(19岁以下)女篮世界杯参赛资格。

近几年编写的体育校本课程有:《阳光乒乓》 《小小神枪手》 《武术》。

三、依据校训多元化

学校办学校训“养正毓德,诚中形外”。何以为正?正心、正容、正行、正智,根据办学理念,学校还补充了一系列相关校本课程。作为宁波市琵琶学习训练基地,学校大力开展琵琶课程,以社团课为载体的形式。每周三下午56两节为学校传统拓展课时间,在这个时间段,琵琶学员们就会来到琵琶室,接受宁波市专业琵琶教师的辅导,另外每周五中午也是学生们的琵琶训练时间。经过2年多的训练,学生多次上台参加表演,赢得阵阵好评。另外,学校还积极面向社会,招聘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兴趣社团指导,比如女孩子们比较喜欢跳舞,学校便成立了“拉丁舞社团”,男生喜欢运动,学校便招来了跆拳道老师进行授课,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创办符合学生兴趣,符合学校办学理念的社团是学校的创社宗旨。

四、因地制宜补课程

学校积极与当地各部门展开联合互动,利用班队课的时间邀请法警入校园普法,邀请交警入校园指导交通安全意识,以及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带着知识来给学生进行趣味科普。在交流学习中,学生们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眼界。而家长们也在交流中收获了同学们的崇拜,教师们的肯定,良好的感觉让很多家长愿意再次走进校园施教授课,一回生二回熟,这为家校良好合作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