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教育新闻>本地信息
金秋丰收季,海曙校园“开心农场”劳动教育进行时

自今年秋季开学以来,《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开始实施,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校的一门课程。金秋丰收时节,海曙校园农场劳动课开展得如何?近日,探访两所学校发现劳动实践场所多元化,劳动教育“接地气”,学生“劳”有所获。

“我不到一秒就挖到一个!”“我已经挖了六个了!”近日,海曙区高桥镇岐阳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走进劳动实践基地“向阳轩农场”,在老师的带领下,拿起锄头像模像样地锄地,采芋艿、摘毛豆,尽享秋收之乐。

岐阳小学一直以来重视学生劳动实践课开展,校内劳动课程项目从小范围种植与采摘柿子、柑橘开始,直到2016年,学校在岐阳村的支持下获得3亩实践田地,随后开展“分田到班”模式,种植培育白菜、芋艿、毛豆、大蒜等,还分批次组织学生体验早晚季水稻收割,实践内容逐步从农场延至校园食堂,已形成一个成熟、独具特色的劳动课程体系,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很多班级的孩子放学后还会来看望这些‘小伙伴’,有的还为他们写了首小诗,从翻地、播种、浇水到果实丰收,孩子们渐渐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在劳动中发自内心感受‘劳动光荣’也是我们的初衷,随着劳动课逐步深入开展,我们期望着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进一步融会贯通。”岐阳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无独有偶,集士港镇中心小学的“小农夫”也喜迎着一场丰收节。为了激发学生劳动热情,集士港镇中心小学联合集士港镇祝家桥村,在风倗碶河旁边精心打造了“集珍园”——集小劳动实践基地,“集”一字双关,既代表学校简称,又有“汇集”之意;“珍”字代表美好、珍贵的,诠释了劳动光荣的意义。

劳动实践基地分成两大块,一大块为蔬菜地,另一大块为中草药地,以年级段为单位,蔬菜地再分五块,可以种植青菜、青瓜、西红柿、毛豆等农作物;中草药地则种植桑树、贝母、野菊花、薄荷、草珊瑚等。

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农场时令条件,学校进一步细化了各年级的课程主题及劳动内容。低年级课程学习侧重认知教育,孩子们通过参观农场或家长陪同“打卡”农贸市场,认识常见植物和蔬菜,熟记名称,了解营养价值;中高年级的课程学习则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的收获,通过学种1至3种中草药植物,掌握种植基本方法和知识,体验劳动过程,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养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和品质。

如何真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意识,提升劳动技能水平,集士港镇中心小学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继续落实落细相关课程标准,将劳动课扎根学生现实生活,并开展定期评比表彰制,紧密家校互动实现家校共育,通过多方鼓励引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体验自我价值感。”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