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教育新闻>本地信息
看到家校本中增设的“学生说”和“家长说” 一场“父与子”的趣味对话就此展开

新学期重新设计的家校本,增加了阅读笔记、“老师说”板块。

家校本上的“父与子”对话。


李意娟老师与学生合影。

受访者供图

近日,宁海县西店镇中心小学的语文老师李意娟晒出了班上一位学生的家校联系本,本子上除了记录学生每天的作业以及阅读、运动情况,还有写得密密麻麻的父子“对话”,字里行间透露出父子温情。李老师点评说:“这就是书信版的《父与子》啊!”

这个家校本由李老师亲手设计,班里每个学生都有。家校本中增设“学生说”和“家长说”,初衷是为了引导家长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加强亲子关系,同时也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孩子情况。如今,学校里的其他老师也在纷纷效仿。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文/摄

“父与子”的趣味对话

写在家校本上

在504班王雨轩的家校本上,每天都能看到有趣的“父与子”对话。

第一天,儿子把在学校里做月饼的事记在家校本上,王爸爸在下面留言:“看到你只拿着一只月饼兴高采烈的样子,心里想应该是没有老父亲的份了,正在伤心的时候,突然从鼻尖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儿子掰了半只月饼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甜甜的,糯糯的,这是老父亲吃过的最好吃的月饼了。其实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留下的本以为留给老母亲的月饼让你忍不住吃了,这回你妈该郁闷了,哈哈!”

第二天,当儿子把课间和同学玩“捉人”游戏、扔橡皮的事情写下来时,王爸爸留言说:“简单的课间玩耍硬是被你写出了江湖恩怨、刀光剑影的感觉,凌波微步、橡皮暗器,少侠你写归写,可别真的打架哦!”风趣幽默地提醒儿子要与同学友善相处。

第三天,儿子写了低年级同学因为捉蝌蚪掉进水池的见闻,王爸爸乘机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是很重要的事,你们都是家中的宝贝,你们要是出点什么问题,家里的天都要塌了!所以不管在哪里玩,都要远离水、火、电以及有可能产生危险的地方,爸爸希望能陪着你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也是爸爸妈妈最大的心愿。”这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留言让李老师看了都不禁点赞。

王爸爸还经常在孩子的字里行间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赞扬。王雨轩参加班干部竞选,这位老爸留言道:“很意外,很感动,你有服务班级的想法又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这本身就是非常棒的事,这点你做得比老爸都要好很多!”

儿子写:“我觉得自己是最靓的仔!”王爸爸就回:“老爸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在校门口看着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的你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出学校,这才是肆意的青春该有的样子!”

这样“父与子”的对话在王雨轩的家校联系本里还有好多。而这只是班级家校本的其中一个缩影。李老师说:“虽然每天批改家校本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每次看到孩子们鲜活生动的表达,真情实感的流露,也给我带来了不少快乐与感动。”

家校本成了

老师“精准教育”的秘诀

据了解,李意娟老师从去年开始使用这款家校本,自己设计、上网定制,增设“学生说”与“家长说”板块的初衷,就是希望引导学生能够去留心身边的人与事,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希望家长能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通过赞美的方式让孩子扬长避短;同时,可以通过家校本让老师、家长、学生三者有效沟通。

王雨轩爸爸在理解了李老师的用意后,积极配合,每天坚持写留言。“我一直希望能陪着他健康成长,以前我问他学校里有什么好玩的事,他不知道怎么说。新的家校本给了我们一个平台,让我感觉到我真正地参与了他的成长过程。我想我会一直坚持陪他写下去。”王雨轩爸爸说,其实孩子每天写“学生说”就像写日记,把在学校遇到好玩的、有意思的记录下来,一年下来,写作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写得好,被李老师夸奖能让他开心好久。而且李老师也经常给我们评论,看李老师的评论也是件快乐的事。

有了这个家校本,李老师掌握了学生与家长的许多“小秘密”。刘辰煦的家长去年在家校本里反映孩子的学习态度时好时坏,缺乏毅力。李老师通过与刘辰煦的聊天,得知这个孩子的偶像是马龙,就专门为他搜集了马龙的相关资料,引导刘辰煦从榜样身上汲取奋进的力量。班里的陈则年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李老师从“家长说”中了解到孩子非常勤劳善良,便让他担任班级的卫生委员。李老师说:“这孩子工作非常负责,正是因为家校本,让我看到了孩子的闪光点,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平时,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有困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心结,都会在家校本上吐露心声,李老师也会及时地做好疏通工作。李老师说:“改进后的家校本让家长、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家长通过日记了解孩子的校园生活,我能通过家长的叙述更了解孩子的在家情况,便于精准教育。”

这学期进入五年级后,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增强,越写越多,于是,李老师又对家校本进行了升级,还增加了阅读笔记、“老师说”板块。如今,李老师设计的家校本得到了校内不少老师的认可,还带动了一批老师一起使用。

打开“社会大课堂”

让家校关系更紧密

李意娟老师在班主任岗位上已有28年,是宁波市名班主任。对于学生,她始终坚持“爱”的教育,蹲下身子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她会运用各种方式与孩子、家长沟通,认真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让每一个孩子更优发展。

为了探索实践生动课堂,多年来,李老师尽己所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秋前夕,她在班队课上和学生一起做手工月饼;腊八节到了,她带着各种食材到学校,给孩子们煮腊八粥;临近新年,她为留甬过年的外省学生定制蛋糕,孩子们脸上挂满了甜甜的笑容……

学生庞翊攀妈妈说:“去年9月,李老师接手我们班级后,就在11月组织了一次课外实践活动,带着学生去博物馆了解非遗文化,体验传统工艺。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我觉得,在培养孩子们的教育环境中,不仅需要在校的教育,也需要类似这样的社会课堂,我作为家长,特别支持李老师!”

《现代金报》2022年10月21日第A5版:金视点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