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教育专题>往期专题>最多跑一次>政策汇编>我局政策文件
关于印发《宁波市教育系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市)教育局,大榭开发区社会发展保障局,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宁波国家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宁波杭州湾新区教育文体局,各直属学校(单位):

现将《宁波市教育系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宁波市教育局

2019年7月24日

宁波市教育系统深化“最多跑一次”

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工作方案


根据《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总体方案》(浙政发〔2018〕48 号)、《2019 年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要求》(浙政办发 〔2019〕17 号)、《宁波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甬政发(2019)30号)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甬政办笺〔2019〕192号)精神,为加快推进教育系统政府数字化转型,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聚焦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围绕观念转变、职能转变、流程转变、数据共享要求,加强政府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以统筹整合为原则,促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以“领跑者”标准,加快推进事项颗粒度细化,加大数据共享力度,深度推进政府数字化应用创新,全面提升办事群众获得感,着力打造“掌上办事之城”和“掌上办公之城”,力争教育系统数字政府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市前列。

——教育事项100%实现政务服务网“网上办”,80%以上实现“掌上办”;民生事项90%以上实现“一证通办”;网上办理率超过 50%;实现民办学校“一事联办”和公民生命周期“一件事”在线联办,推广异地通办,推进全市一网通办。

—— “浙政钉”掌上 OA实现应用全覆盖,协同办公应用全部接入“浙政钉”;年底前实现“浙政钉”掌上办公应用市、区县(市)二级机关全覆盖,力争应用数量、人员开通率、用户活跃度等各项指标在宁波市排位前列。

——按时完成浙江省教育厅、宁波市跑改办统一部署的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力争推出1-2个区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典型示范应用项目。

二、主要任务

按照浙江省教育厅和宁波市跑改办的要求,对教育事项进行梳理细化分解,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了  


工作任务

内容

完成时间

1.清单梳理工作

梳理汇总权力清单

7月底前

梳理汇总公共服务清单

梳理汇总跑零次清单

梳理汇总“最多跑一次”清单

梳理汇总民生事项“一证通办”清单

梳理汇总全城通办清单

梳理汇总民办学校设立“一事联办”清单,公民生命周期“一件事”

梳理汇总一网式集成套餐服务清单

推行告知承诺制度并梳理汇总事项清单

推行容缺受理制度并梳理汇总事项清单

梳理汇总中介服务事项清单

梳理汇总收费事项清单

2.实现政务事项要素基本统一

与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全面比对,实现同一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实现在省、市、县三级统一

7月底前

3.加快事项清理调整

依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有关文件,及时调整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清理消除事项库中与省市县三级统一目录不一致的事项;全面排查市区两级部门、办事窗口实际在办但没有入驻浙江政务服务网的事项,梳理入库

7月底前

4. 推动审批权力事项的情形化颗粒化

编制完成所有依申请审批权力事项的情形化颗粒化办理指南

8月底前

5.提升公共服务事项数量

围绕教育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深入挖掘便民需求,提供更多公共服务事项,补充完善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提升事项数量

7月底前

6.完善事项办事指南

所有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联办事项按最小颗粒度发布详尽办事指南,根据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第三方评估要求,补充完善必要字段,实现省市县三级规范统一

8月底前

7.提升事项网上办理率

梳理汇总网上办事项清单和掌上办事项清单。实现PC端、移动端、窗口端等多端统一申报、跨部门跨地区联办。政务服务事项,除涉密、敏感事项外,100%实现网上办理,80%以上实现掌上办理,网上办件比率达到50%以上

9月底前

8.民生事项“一证通办”

民生事项实现90%以上“一证通办”

8月底前

9.加快政务服务客户端整合

市区两级教育部门自建政务服务APP整合迁入“浙里办”APP

8月底前

10.进一步精简办理材料

全面清理办事材料,清除所有不必要材料,全面实现数据共享调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大幅精简办事材料

9月底前

11.办件信息汇总

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浙江政务服务网汇集所有办事系统线上线下办件信息,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公示,并提供群众实时查询服务

7月底前

12.提升跑零次事项比率

通过全程在线办理、双向快递、电子证照等各种途径,实现“跑零次是常态”,政务服务事项跑零次可办理事项比例达到90%以上

9月底前

13.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制度

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制度,优化办事流程。大幅提升即办事项比例;承诺期限在法定期限基础上平均压缩60%以上

9月底前

14.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浙江政务服务网

教育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入驻浙江政务服务网,教育部门网站首页的重点区域使用栏目链接、文字或图片链接,引导至浙江政务服务网对应页面,全面停用原自建网上办事、办事指南、政务服务入口

8月底前

15.强化事项信息同源发布

确保浙江政务服务网与教育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办事指南信息同源发布、同步更新

8月底前

16.完善网上服务引导

按照事项性质、服务对象、实施主体、服务主体、服务层级等方式提供服务引导

8月底前

17.统一服务热线

按照一号对外、渠道联动、分类处置的要求,教育服务热线全面接入浙江政务服务网统一咨询投诉举报平台

9月底前

18.国家监管事项认领、入库

对标国家监管事项清单,做好执法监管事项认领、入库工作

7月底前

19.完善通讯录信息

通讯录信息完整率达100%

7月底前

20.加快部门内部信息系统整合

梳理部门核心业务流程,按照“一个部门一个综合系统”原则,推进部门内部信息系统和数据整合

全年

21.提高数据集中归集共享水平

开展数据共享“百日攻坚”行动,市区两级教育部门按照数据责任清单,完成向市政务云集中归集数据、共享接口注册和数据质量治理工作

10月底

22.宁波智慧教育学习平台系统

完善宁波智慧教育学习平台,全面实施“互联网+教育”,接入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开放共享。优化甬上云校,推进宁波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中小学校网络牵手计划,利用互联网手段丰富教育扶贫和援建形式

12月底前

三、工作规则

(一)总则

以习近平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大数据战略和省政府数字化转型决策部署,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总牵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新引擎,聚焦“掌上办事”和“掌上办公”目标,着力推进教育工作流程整合协同,着力促进公共数据归集共享开放,着力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平台、新机制和新模式,打造整体协同、高效运行的数字教育体系,推进教育事项办理体系现代化。

(二)工作专班及主要职责

市教育局成立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专班小组

组  长:朱达

副组长:张力鸣、舒月明、徐文姬、胡赤弟、陈小兰、张建国、汪维民、刘昱、傅雪波、周才登、陈伟军

成  员:何倩、杨晓波、李丽、杨周宏、卢涛、蒋和法、何健明、章敏杰、董刚、陈鸿洋、王大明、陈金辉、陈纪明、张裕焕、马小平、周千红、钱文君、陈崇青、夏宏祥、蒋萌

各成员主要职责

专班成员

职务

主要职责

何    倩

办公室主任

牵头推进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指导机关“浙政钉”掌上办公应用。

杨晓波

法规处处长

牵头协调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负责民办学校审批网上办、掌上办工作。

杨周宏

宣德处处长

负责推进全大市学后托管服务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申请、资格审核、缴费等服务环节,宣传推广教育系统数字化转型改革创新案例。

卢    涛

人事处处长

牵头全市教师大数据中心建设,对接省平台,负责推进各级各类教师资格认定、定期注册、教师职称评审在线办理。

蒋和法

计财处处长

负责公办学校教育缴费“一键办”、探索电子发票实行制度、精简发票开具过程。

何健明

基教处处长

负责新生入学报名、中小学学籍、中考加分确认等事项数据资源的整合、打通,推进事项网上办、掌上办。

章敏杰

职教处处长

优化学籍业务办理流程,推进数据在线共享,推进中职学籍业务在线办理。

董    刚

高教处处长

负责高校教学成果奖网上办理工作。

陈鸿洋

终民处处长

负责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年检网上办、掌上办,推进民办学校定期检查、监管及相关平台网上公示工作,推进信用宁波建设。

王大明

安体处处长

负责校车前置审查网上办、掌上办工作。

陈纪明

督导处处长

负责等级幼儿园认定网上办、掌上办工作,负责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贯彻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

周千红

教研室主任

负责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网上办理数据化工作,协助推进全市教师大数据中心建设。

钱文君

职成教教研室主任

负责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网上办理数据化工作,协助推进全市教师大数据中心建设。

陈崇青

教育考试院副院长

负责教育考试报名、准考证下载、加分申请、成绩查询、证明补办等在线办理,推进“无证件办事之城”相关工作,协同做好教育缴费“一键办”。

夏宏祥

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主任

负责推进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整合,牵头推进部门数据共享,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及APP对接整合,推进“互联网+教育”。

蒋    萌

教育服务管理中心主任

利用省教育资助平台,加强与相关部门数据共享,推进贫困学生资助网上办、掌上办工作。

(三) 运行机制

1.例会制度:除重大问题应随时解决外,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研究部署工作,督促检查工作,提出下步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2.数字化转型工作检查制度:每月25日前检查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3.数字化转型工作分工制度: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副组长按处室包片,成员之间要密切配合,互相协作。

4.检查评比制度: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总结评比,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以推动全面工作。

四、实施计划

(一)完善教育资源共享服务系统。构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推进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校园、教育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建立完善各阶段适龄入学人口基础数据库、学生基础数据库和终身电子学籍档案,推动“甬上云淘”等教育平台与浙江省“之江汇”教育平台对接,通过教育资源共享、用户数据互通,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双向流通,教育均衡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推进教育优质资源的均衡化和学校管理服务的智慧化。

(二)落实“四办”改革专项行动。落实“一证办”改革。根据省教育厅文件,对符合“一证通办”的教育系统事项目录进行确认梳理。落实“全城办”改革。围绕群众“就近就便受理申请、审批权属不变、数据网上流传、批件快递送达”原则继续理顺工作流程,不断完善配套制度,确保全城通办落到实处。落实“一窗办”改革。着力构建“一窗”受理、受办分离服务模式,落实做好“一件事”梳理归集,全面推行“一件事一窗办”。落实“移动办”改革。落实“浙里办”客户端平台,实现教育服务事项“掌上办”,深入推进已建教育服务APP整合,把“浙里办”作为“掌上办事”的统一、唯一入口。

(三)加快实施掌上办公常态化专项行动。推进移动化办公,依托“浙政钉”移动办公平台,深化“浙政钉”与协同办公系统深入融合,推动教育工作实现移动化、协同式办理。推进电子化办公,围绕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统一的电子公文交换平台,全面推广版式文件和电子印章,除涉密或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凡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均推行网上办理。拓展视频会议系统应用,全面实现电子化、远程化办公。

(四)加快实施制度标准建设专项行动。健全制度体系,按照《浙江省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方案》,补充完善市、区县(市)两级教育公共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标准、元数据标准,明确教育公共数据资源整合规范、资源库建设规范以及数据标准和管理规划。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事项对应的管理权限与职能制定任务清单,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研究细化实施方案,层层落实任务。要强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改造和优化服务流程,高标准落实各项工作要求,使群众拥有更多的改革获得感。

(二)强化任务落实。各地校要根据本方案确定的工作举措和目标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开展督导检查,加快推进教育领域“最多跑一次”数字化转型改革工作实效。同时结合实际,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将群众、师生反映突出的新问题纳入改革的工作任务。

(三)强化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政府数字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各地校要积极为数字化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受教育机会,为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四)强化宣传引导。各地校要积极运用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手段,全方位、多渠道加大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宣传报道。适时举办有一定影响力的政府数字化转型专题论坛,展现各地校建设成果,增强公众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五)强化督查考核。建立项目推进督查机制,及时掌握各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对进展缓慢的项目进行专题督办。加强对各地数字化项目建设的绩效评估,把政府数字化转型示范应用项目实施情况,纳入对各地的年终考核项目。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